词条 | 粥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粥厂亦名“施粥厂”。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机构之一。历代官府为施粥而临时设置,有时也为民间所举办。其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代。《礼记·檀弓》 记载了齐、卫两国荒年施粥之事,这可看作施粥的开始。汉代施粥业已成为救灾的普遍良策。金代章宗 (1190~1208年) 时,施粥已趋完善,施粥的时间、空间皆已固定,遂奠定粥厂之制。《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二年(1197年),冬十月,甲午,大雪。以米千石赐普济院,令为粥以食贫民。”“四年,冬十二月,乙末,敕京府县设普济院。每岁十月至明年四月设粥,以食贫民。”后世的粥厂,即发端于此。明代粥厂制度,推行很广,也较为完善。《江南通志记·明神宗时事》记载:“神宗十六年 (1588年),吴中大荒,发太仆寺马价及南京户部银共三十万两,命户科杨文举赈济,有司各处设厂煮粥赈饥。”清代每遇灾荒,仍继续设厂施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