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31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见20128中国体育的组织领导体系”条。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以发展体育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为宗旨的中国全国性群众性体育组织。会址设在北京。它在全国宣传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极其理想;在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各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关系中,代表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加入中国奥委会的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包括所有奥林匹克项目。
中国奥委会的任务:协调奥林匹克各体育项目的开展;促进青年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协助其他全国性体育组织举办全国综合性比赛;组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奥委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委员会,由主管奥林匹克项目的各单项运动协会和其他群众性体育组织的代表组成。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执行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执委会包括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司库及若干委员,国际奥委会的中国委员是执委会的当然委员,并拥有表决权。执委会下设秘书处、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竞赛部等机构,并在秘书长领导下进行工作。
中国的体育组织早在1922年即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当时,中国的王正廷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于1932、1936、1948年,中国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第10、11、14届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又于1952年参加了第15届奥运会。但是,由于国际奥委会当时的某些领导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于名古屋会议通过决议,确认中国奥委会为中国全国性奥委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以“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留在国际奥委会内,它所使用的歌、旗和会徽应有别于目前使用的歌、旗和会徽,并需经执委会批准,即台北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继续被承认。同年11月,国际奥委会经过通讯表决,批准了该决议。1980年2月,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季奥运会。在运动会期间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82届全体会议上,批准了关于台湾问题的通讯表决结果。1981年3月23日,根据国际奥委会中国与中国台北奥委会协议,中国台北奥委会同意改名、改旗、改会徽。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23届奥运会,这是中国自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权利以后第1次派代表团参加的奥运会比赛。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Zhongguoaolinpike weiyuanhui

简称“中国奥委会”,1979年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北京。其宗旨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和发展体育。组织机构有:❶全体委员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
❷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会选出的执行机构,主持日常工作。成员包括正、副主席、秘书长、司库及委员若干人,每4年改选1次。
❸附设机构有秘书长、国际联络部、宣传部、竞赛部等,在秘书长领导下工作。中国奥委会的任务和职能是:促进奥林匹克项目在中国广泛开展;协助其它全国性体育组织举办体育竞赛和运动会;与有关单项运动协会合作,选拔运动员,组成中国奥委会代表团,参加国际奥委会主办的夏季、冬季奥运会,并提供必要的费用和运动器材。中国奥委会早在1922年即被国际奥委会所承认,先后参加过1932年第10届、1936年第11届、1948年第14届、1952年第15届奥运会、第13届冬季奥运会。由于国际奥委会某些负责人有制造“两个中国”的企图,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宣布断绝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名古屋会议通过决议:中国奥委会为中国全国性奥委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以“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留在国际奥委会内,它所使用的会旗、会歌和会徽应有别于目前使用的会旗、会歌和会徽,并需经执委会批准,即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继续被承认。同年11月国际奥委会经通讯表决通过了此决议。1981年3月23日,根据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台北奥委会之间的协议, 中国台北奥委会同意改名、改旗、改徽。1980年2月, 中国代表团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1984年参加了第23届奥运会共夺得15块金牌,打破了“0”的纪录,取得了有历史意义的成绩。1988年又参加了第24届奥运会夺得了5块金牌。

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简称“中国奥委会”。1922年即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会员国组织。由主管各奥运会项目的单项协会及其他群众性体育组织的代表组成。1958年因台湾问题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1979年恢复,而中国台北奥委会改名、改旗、改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