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河江外土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红河江外土司解放前云南红河南岸程度不同所保存的世袭大小封建土司的总称。计有思陀、落恐、瓦渣、左能、溪处、猛丁、纳更、稿吾卡、瓦遮、猛弄、猛喇、者米、茨桶坝、五邦、五亩、纳楼、宗巧、上亏容、下亏容等。除个别为巡检司、土把总外,多为长官司或寨长;大部分为哈尼族,部分为傣族和彝族;均系明清时所置。诸土司各为其辖区内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除自营大批“官田”以租佃剥削为主外, 对任何土地占有者可征收占产量6%—20%的“官租”,还有劳役、杂派等多种特权剥削, 但各地地主经济已有很大发展, 基本上处于由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过渡阶段。土司亦是各自辖区内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有土司署(衙门),拥有武装、法庭、监狱;其下设师爷、管家、团长、老总等, 分管内政、外事、武装、监狱;所辖地区以“里”为单位, 设里长,下设招坝或里老,辖一寨或数寨, 再下设三伙头,负责传锣送信、摧捐派款。解放后通过民主改革已被废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