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纸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纸甲两宋时,以极柔绵纸,加工锤制,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做成纸甲。常用以装备乡兵和水军。虽遇水浸湿,箭矢难透,但却厚重而不灵便。神宗《熙宁编敕》规定,私造纸甲五领者处绞刑。 纸甲zhǐjiǎ也称“白甲”。一种简易的护身甲。以极柔绵纸,锤制加工,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做成纸甲。用水浸湿,箭矢难透,但却厚重而不灵便。唐代晚期出现。唐懿宗时为河东节度使徐商发明“纸铠”,据说坚固异常,利箭难于穿透。宋代常用以装备乡兵和水军。明代亦有使用,清代有前胸安铁叶絮纸布甲。《新唐书·徐商传》:“徐商劈纸为铠,劲矢不能洞。”宋代《熙宁编敕》规定:“若私造纸甲五领者,绞。”《宋史·兵志十一》:“康定元年四月,诏江南、淮州军造纸甲三万,给陕西防城攻手。”《渊鉴类函》卷二二八:“后周师至,争奉斗酒迎劳,而将帅不之恤,专事俘掠。民皆失望,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周兵讨之。”朱国祯《潼涌小品》:“纸甲用无性极柔之纸,加以锤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其下体前后二幅,名曰‘遮羞’者,必以硬布裱骨而为之,此战场所用之物,名为‘纸甲’者是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