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法

黄老学派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古佚书之一,假托的所谓《黄帝四经》(《经法》、《十大经》、《称》、《道原》)中的一种。写于战国时。包括《道法》、《国次》等九篇,约五千言。阐述统一与治理天下的刑名之术。提出“道生法”说,着重论证了道与法的关系。认为认识和掌握道和法对于治国有重要意义。强调法制,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道法》)。提倡农战,认为“人之本在地”,只有尽民之力,做到“衣食足而刑罚必”,才能胜强敌。并探讨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具体界线和规律。强调“审察名理”,“循名究理”。该书为研究黄老刑名之术的重要资料。收入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和1976年版《经法》中。

经法

黄老学派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第一种古佚书。包括《道法》、《国次》、《君正》、《六分》、《四度》、《论》、《亡论》、《论约》、《名理》等九篇。有人认为即 《黄帝四经》之一。(1) 主张“道生法”。认为道是比法更根本的东西。“道者,神明之原也” ( 《名理》),即道是神明的本源。按照道的要求办事,就是合理,离开了道,就失理,所以说“物有不合于道者,胃 (谓) 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胃 (谓) 之逆”(《论》)。不按规律 (道、理) 办事,当然是倒行逆施。帝王只有“察逆顺以观于䩗(霸) 王危亡之理, 知虚实动静之所为,达于名实 [相] 应,尽知请(情) 伪而不惑,然后帝王之道成” ( 《论》)。(2) 主张法治。“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殹(也)。” ( 《道法》) “是非有分,以法断之。” (《名理》)法是判断是非曲直的准绳。所以 “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殹 (也),法立而弗敢废 [也]” ( 《道法》)。有道的君主既然创造了法制,就要严格遵守,不能随意废弃。(3) 主张“审察名理”,也就是要正名分。“故执道者之观于天下也,必审观事之所始起,审其刑 (形)名。刑 (形) 名已定,逆顺有立 (位),死生有分,存亡兴坏有处……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胃(谓)有道。” ( 《论约》) (4) 主张“顺民心”、“节民力”。认为 “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节”,“节民力以使,则财生。赋敛有度则民富。民富则有佴 (耻),有佴 (耻) 则号令成俗而刑伐(罚) 不犯,号令成俗而刑伐 (罚) 不犯则守固单(战)朕(胜) 之道也”。因此主张“兼爱无私,则民亲上” (《君正》)。收入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马王堆汉墓帛书 (壹)》和1976年版《经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