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合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济合同见“法学”中的“经济合同”。 经济合同通常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有制组织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合同。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公有制组织间按国家计划签订的物资供应合同和基本建设承包合同。长时期内被认为仅仅是使计划具体化的工具,与指令性计划合同是同义语。60年代以后,随着商品关系的扩大和合同本身的计划作用加强,出现了公有制组织间非直接根据计划订立的合同,扩大了经济合同的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进一步把各种法人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订立的合同都规定为经济合同;个体经营户和农民同法人订立的合同也参照该法执行。 经济合同见“法学”中的“经济合同”。 经济合同economic contract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除即时清结者外,都采用书面形式。主要条款有: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或按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按其内容一般可分为: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采购、预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等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供用电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租赁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科技协作合同等。签订经济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协商一致原则和等价有偿原则。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违反合同,要追究责任,赔偿损失,直至法律制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