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方针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农业企业为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 根据内部资源因素和环境条件对其生产方向和部门结构所作的总体安排。正确地确定农业企业经营方针, 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有计划地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 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社会主义农业企业制定经营方针的主要依据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农业区划; 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因素, 包括市场供求状况和价格水平、产品储藏、加工和运销条件; 本单位的资源、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等。由于各个农业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和拥有的资源不同, 并且是变化的, 经营方针不是千篇一律和固定不变的。
制定经营方针的原则 ❶发挥优势的原则。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 把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商品生产优势, 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增加盈利。
❷以销定产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 农业企业应按照社会需求、价格的变动来确定调整生产经营项目和规模。
❸综合利用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原则。农业企业选择与组合生产项目时, 必须着眼于生产资源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以便均衡利用劳动力、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加速资金周转, 促进各生产项目的协调发展。
❹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企业经营方针是战略性的决策, 一经确定就不宜轻易变更, 而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应有必要的灵活性,以便按照市场供求变化, 适当地调整经营方针,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
制定经营方针应正确处理生产项目之间在有限资源占用与消耗上的相竞、相成和相辅关系, 合理地选择与组合生产项目。相竞关系说明, 选择与组合生产项目, 应妥善地解决生产项目间争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矛盾, 避免顾此失彼; 相成关系说明, 选择与组合生产项目应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对资源利用作合理的安排,以期充分而均衡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相辅关系说明, 合理选择与组合生产项目可以收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效果。
制定经营方针的步骤 ❶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本单位有利的自然经济条件, 选择经济效益最高的生产项目作为主导生产项目。在资源利用上应优先满足主导生产项目的需要, 以便在各个生产项目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扩大主导项目生产规模, 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优势。
❷利用主导生产项目未充分利用的资源和副产品确定补充生产项目。主要有利用主导生产项目不能利用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建立的补充生产项目(如利用塘堰发展养殖业,利用农闲剩余劳力从事副业生产);利用农副产品进行加工而建立的补充生产项目(如饲料加工、粮食和棉花加工等); 为促进主导生产项目的发展而建立的补充生产项目( 如发展养蜂业以促进果园生产, 饲养蚯蚓为养禽业提供饲料等)。
❸为保证主导生产项目和补充生产项目的生产过程正常进行而确定辅助生产项目, 如农机修配、发电、排灌等。它主要起辅助作用, 一般不提供商品和对外提供劳务, 其规模应视主导生产项目和补充生产项目的需要而定。杨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