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绦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绦子tāozi❶系挂佩饰的丝带。用丝编织成的圆的或扁平的带子,可以系束或镶饰衣物。男女均可用之。《水浒传》第三回:“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一九:“又令绦作织五色毒绦子,创造珍珠牌繐,以玉作管,去牙牌而悬白玉或碧玉玲珑牌。”《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他说,烦他们莺儿来打上几根绦子。” 绦子满族服饰花边。满语称“陶罕”。为各类衣服的领口、袖口、衣裾缘饰花边,亦用为帽、鞋、幄帐、桌罩、椅披等边饰。多以挺括耐磨、色彩艳丽之帛料,夏季也有用纱绦的。其颜色比服色深,工艺手法各异,织、编、贴等不一,绦上纹饰无严格规定,多以吉祥纹样为主题,飞禽走兽、山水花卉无所不包,其装饰性较强,经其镶滚过的服装色彩丰富谐调,且挺括耐磨。至今仍有沿用。 绦子满语称“陶罕”,即花边。满族服饰注重装饰,除彩绣各式花卉图案外,常在衣服的领口、袖口、衣裾缘饰花边。绦子亦常为帽、鞋、幄帐、桌罩、椅披之边饰。多以挺括耐磨,色彩艳丽之帛料为质。盛行于清朝中晚期,为宫廷及民间妇孺服装上的主要装饰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