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续通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12 续通志

史书。527卷,清代乾隆三十二年敕撰。后经纪昀等校订。续郑樵《通志》之未竟。记载宋、辽、金、元、明的史事,补述了唐代传纪。体裁门类一仍郑氏之旧。

续通志

纪传体通史。六百四十卷。清三通馆臣奉敕编纂。《续通志》始修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由嵇璜、刘墉、王杰、曹文埴任总裁,曹仁虎等七人任纂修兼总校官,陆伯焜等三十八人任纂修官。至乾隆五十年完成,由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奏上。其内容上续郑樵《通志》,凡本纪七十卷,二十略一百卷,列传四百七十卷。纪传部分记事上起唐代,下迄于元,明代部分因《明史》修于清代,故其纪传不再收入此书。略大体始于五代,终于明末。
此书体例基本遵循郑樵《通志》。本纪按年记载自唐至元各帝当政之事。传分后妃、宗室、列传、外戚、忠义、孝友、独行、循吏、酷吏、孔氏后裔、儒林、文苑、隐逸、宦者、艺术、佞幸、列女、载纪、贰臣、奸臣、叛臣、逆臣、四夷等名目,各按朝代编次。其中孔氏后裔、贰臣、奸臣、叛臣、逆臣诸类传皆系增立,另删去郑书原有的游侠、刺客、滑稽、货殖等类传。其材料除选取自唐以下正史外,遇《资治通鉴》及诸“传记文集碑版间有可补正史之阙而纠正其谬者,乃广为搜罗,依类增辑”,并仿《通鉴考异》之例,“将考正异同分注本条下,以资参考”(凡例)。这部分材料大抵抄撮旧史而来,没有多少价值。
二十略名称与郑樵《通志》全同,有《氏族略》八卷、《六书略》四卷、《七音略》四卷、《天文略》六卷、《地理略》七卷、《都邑略》一卷、《礼略》八卷、《谥法略》三卷、《器服略》五卷、《乐略》三卷、《职官略》十卷、《选举略》四卷、《刑法略》八卷、《食货略》四卷、《艺文略》八卷、《校雠略》一卷、《图谱略》二卷、《金石略》四卷、《灾祥略》三卷、《昆虫草木略》七卷。材料多采自正史各志。但内容也有一些可注意处:一、此书诸略叙事虽起自五代,但对五代之前的情况,有时也有所兼顾。如郑樵《通志》中食货、刑法、灾祥诸略记唐代事多未备,此书特从新旧《唐书》中采辑有关内容以补其阙。又如金石略中将郑樵书未著录的唐以前钟鼎碑刻集为一卷,加以叙述。二、记载较为详明。如《通志·艺文略》仅载群书目录、卷数和作者名,使一些作者姓名相同而著作名称复同的往往易于混淆,此书则仿《四库全书》例,分著录、存目两类编录,比较清楚。又此书《金石略》不仅著录铭刻的撰书人姓氏,并详考其建立年岁与现存之地,对前人著录之误亦有所辨正。三、材料搜罗较广。郑樵以私人之力撰《通志》,在材料搜集方面不能不受个人见闻之限制。清官修此书,则可充分利用官方的丰富收藏。如郑书《图谱略》因古代图谱至宋鲜存,故其考订存佚的“记有”篇只有一门,而“记无”篇则多至二十六门。此书图谱略中的“记有”、“记无”篇则各分为经学、史乘、天文、地理、政典、学术、艺事物类八门,广收宋至明季各类图谱。其余如氏族、六书、天文、昆虫、草木诸略所记也都较郑书有所扩充,有些地方对郑书的不足还有所纠正。
《续通志》内容多与《续通典》和《续文献通考》重复,在学术界评价向来不高。但作为资料纂辑,仍有参考检索价值。
初有清武英殿聚珍版,后有浙江书局复刻本。较通行的为1935年至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的“十通”合刊本。

续通志

(清)乾隆时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640卷。体例与《通志》大致相同,但缺世家、年谱。艺文、图谱、金石、昆虫草木诸略对《通志》有所补正和充实。有《万有文库》二集“十通”合刻附《十通索引》本通行。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