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缂丝衮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缂丝衮服

明代制品,1958年在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现为北京定陵博物馆收藏。衣长135厘米,两袖通长234厘米,大襟宽135厘米,小襟宽98厘米。衮服是古代帝王及公侯的礼服,在祭祀天地、宗庙时穿用。这件衮服出土在万历皇帝的棺内,出土时,上面还放置着绢质标签,标签有墨书的 “万历四十五年”等字样,表明它是1617年的制品。万历皇帝死在1620年,衮服当是他生前穿过的。这是一件上衣和下裳相连的大襟服装,里外三层,缂丝面,黄纱里,衬层以绢、纱、罗拼缝。无纽,用罗带栓结。纹饰以“寿”字花卉为底,上用孔雀羽线缂织“十二章”纹饰: 团龙十二只分布在前身、后身、双肩和下摆两侧; 日、月、星辰、山峰分布在两肩、圆领背部下方和肩部; 华虫四只位于肩部下方;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则在前后身团龙的两侧,对称配置。“十二章” 是古代帝王礼服所饰的十二种纹样,有特定的含义,体现儒家伦理道德。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镇,龙取其变,华虫(华丽的鸟)取其文,宗彝(祭祀礼器)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火取其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亚形)取其明辨。这件衮服提供了“十二章” 的具体形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