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缺铁性贫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缺铁性贫血

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了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以青壮年妇女尤为多见。一般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重度可出现眩晕或晕厥等。积极防治病因,补充铁剂,酌情给予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饮食,促进康复。

缺铁性贫血

体内铁缺乏引起的贫血。正常人体铁总量3.0~4.5 g,男性为50 mg/kg体重,女性为35 mg/kg。其中70%组成血红蛋白,16%~21%为贮存铁,10%存在于肌红蛋白。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小于9.0 μmol/L(50 μg/dL),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总铁结合力大于80.5 μmol/L。治疗当补充贮存铁。口服硫酸亚铁,0.3 g,每日3次;或富马酸铁0.2 g,每日3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