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炳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65 罗炳辉1897—1946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云南彝良人。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北伐战争。在江西吉安领导靖卫大队士兵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任红军二纵队司令、红十二军军长。1934年任红九军团总指挥。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和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开辟了皖东根据地。1942年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1946年6月21日病逝。 罗炳辉1897—1946云南彝良人。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九军团总指挥、新四军第2师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罗炳辉1897—1946原名罗德富,字宿星。云南省彝良人。早年曾参加讨伐陈炯明战役和北伐战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江西吉安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任红军第十二军军长。1934年任红九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长征。1939年调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率部战斗在苏皖边区,领导和创建了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中共淮南区党委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46年在山东病逝。 罗炳辉1897—1946彝族,云南彝良县人。早年加入滇军,参加过讨袁运动,后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领导江西吉安暴动,率部参加红军,历任旅长、纵队司令、军长、军团司令员等职,1935年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支队副司令、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协同陈毅同志在大江南北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鲁西南战役。1946年6月21日因病逝世。 罗炳辉中国军事家。彝族,云南省彝良县人,1897年12月22日生。1915年入滇军当兵,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参加两次北伐战争(1922、1926)。1927年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领导江西吉安暴动,11月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起任第12军、第22军军长,红9军团军团长。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5年随红军长征到陕北。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1支队副司令、江北指挥副总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1939年起任新四军第5支队司令员,第2师师长。新四军第二副军长。1946年6月21日病逝。陈毅称其为“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魂”。 罗炳辉1897—1946人民解放军将领。云南彝良人。曾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和北伐战争。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领导江西吉安、吉水、泰和等县靖卫队起义,参加工农红军。1930年任红十二军军长,1934年任第九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在苏皖地区对日作战,开辟皖东根据地,后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率部转战鲁南。1946年5月就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6月21,在由峄县返临沂途经兰陵时,突患脑溢血逝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