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老年人的牙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老年人的牙齿又称“牙”。是具有一定形态的高度钙化的组织,有咀嚼功能,在人还有帮助发音和保持面部形态之作用。在人的一生中有两次出牙,首次长出的是“乳牙”,共有20个;第2次长出的是“恒牙”,共32个。根据牙的位置、功能和形态,可将其分为切牙(门牙)、尖牙(犬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臼齿)等四种类型。每个牙齿均包括三部分,即露在牙槽骨外的牙冠、长在牙槽骨内的牙根和位于牙冠与牙根之间的牙颈,在牙颈周围有牙龈包绕。牙冠和牙根的外面分别由“牙釉质”(即珐琅质)和“牙骨质”组成;其里面均为“牙本质”(象牙质)。牙齿中心为牙髓,其中富有神经和血管。此外,牙根周围还有一层由数组纤维组成的“牙周膜”,具有固定牙齿的作用。老年人牙齿的衰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