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聂士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聂士成?—1900清末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同治元年(1862年)入淮军,任把总,后参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升为总兵。光绪十年(1884年)在中法战争中率淮军千余名渡海守台湾,屡挫法军。光绪十七年(1891年)派兵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起义。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扼守辽东大高岭,在当地人民配合下,抗击日寇,先后收复连山关、分水岭等处,击毙日将富刚三造,升直隶提督。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率武卫前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九月十二日(7月8日)炮击天津租界,给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次日,在天津八里台之战中奋力抗战,身受重伤,仍督军苦战,后又“身中数炮,腹裂肠出”,以身殉职。著有《东游记程》等书。 聂士成?—1900Nieshicheng淮军将领。字功亭,安徽合肥人。生年不详。武童出身。1862年(清同治元年)投身淮军,随袁甲三、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官至总兵。1868年,参与镇压西捻军后,升为提督。1884年,率淮军千余名赴台湾,参与抗法。1891年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和在理教起义。1893—1894年间,赴东北三省察看边境,著《东游记程》一书。1894年,应朝鲜政府邀请,随提督叶志超率军赴朝抗日。7月,所部前锋在牙山成欢驿击败日军。日军旋大队来攻,随叶志超突围至平壤。后撤回国内,扼守辽东摩天岭,大量杀伤日军,以战功升任直隶提督。又先后夺回连山关、分水岭等处。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后,奉命率军守卫天津。7月9日,侵略军大队来攻,力战三小时,他负伤多处,仍持刀督战,后在八里台中炮阵亡。还著有《东征日记》。 聂士成约1841~1900字功亭。清合肥岗集(今属长丰县)人。初以武童投袁甲三部,1862年入淮军刘铭传部,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迁副将、总兵、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率所部渡海守卫台湾,屡战却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曾赴朝鲜抗击日军,并以扼守辽东大高岭功,升直隶提督。战后驻天津芦台,以所部30营编为武卫前军。1900年春,在直隶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进犯,回师天津,7月9日在八里台守卫战中壮烈殉国,后人曾立碑命名“聂公桥”以纪念。著有《东游纪程》、 《东征日记》等。 聂士成约1841—1900字功亭,祖籍合肥,后迁居宣城。出身农民家庭。1862年参加清军,曾随刘铭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因屡获战功,升为总兵、提督。1883年中法战争起,1885年初,请缨渡海,赴台重挫法军并将其赶出台湾。年底返回北洋,统领淮军,驻守旅顺。1891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次年授太原镇总兵,仍留芦台治军,并曾到东三省巡边。著有《东游纪程》,对研究东北军事地理有重要价值。1894年随直隶总督叶志超率兵赴朝抗日。战败,退守辽东,在摩天岭(又名大高岭)智胜日军,击毙日将富刚三造,收复连山关,授直隶提督,委以守卫京师重任。1898年北洋创立武卫军,改所部三十营为前军。1900年,一面镇压义和团,一面抗击八国联军,在八里台与八国联军激战中殉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