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职事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职事官

有职务又有所掌管事务官员的通称。有职名无所掌管事务者称散官。《旧唐书·职官志一》: “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 定令: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 次御史台; 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 次将作监; 次国子学; 次天策上将府; 次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左右武候、左右监门、左右屯、左右领为14卫府。东宫: 置3师、3少、詹事府、门下典书两坊; 次内坊; 次家令、率更、仆3寺; 次左右卫率府、左右宗卫率府、左右虞候率府、左右监门率府、左右内率府为10率府。王公以下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已下。并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戍、岳渎、关津为外职事官。”

职事官

官职统称。指居曹而有具体职掌之官员。唐代之官称,有职事官及散官之别。职事官以定职守,散官以定班位。唐代三公及省,台、寺、监、卫府、东宫等为在京职事官。州县、关津、镇戍之官等为外职事官。每一官员均有职事官之官位及散官之品级。在一个官员身上,职事官与散官的级别有相当者,亦有不相当者。因为散官是按资历升叙,职事官则由君主指定任命,因此往往职事官较高,而散官的品级较低。北宋前期,省、部、寺监之官多为寄禄官,以 “差遣” 为职事官。神宗元丰改制后,复行唐制。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