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联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联想lianxiang是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如由祖国想到母亲。联想的种类分为4种:❶接近联想。指时间上、空间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联想。如由星星想到月亮,由6月1日而想到儿童节。 联想是事物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由某一事物而引起对另一事物回忆的心理过程。如由月亮想到神话“嫦娥奔月”。根据事物关系的不同,可以把联想分为4种类型: 联想由当前的事物知觉唤起其他事物的映象,或由一种事物的映象唤起另一事物的映 联想在自我意识中有两件或更多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般说,任何客观事物及现象都是有联系的,人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是孤立的,当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后,这些事物及现象总要建立联系,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反映出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这便是联想。联想一词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首次提出的,以后便成了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术语之一。联想与联觉不同。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故又称通感。外部世界的各种信号不断地刺激人的感官,于是引起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些感觉都是人对外界的反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联觉只是这种联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巴甫洛夫认为,对人来说,客观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大脑皮层的活动,就产生了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表象)。由于客观刺激物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并且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联想。这种联想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皮层中枢的暂时联系(即联觉)。例如,一位歌唱家的歌声音色柔和动听,可以使人联想到倾听泉水淙淙之声的欢悦,这是听觉本身的联系,继而又可联想到泉水的清澈甜美,产生了视觉和味觉的共鸣,故又使人常常用“甜润”一词来形容优美的嗓音。联想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引起过去的记忆,一方面启迪未来的想象,所以联想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在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留下痕迹,以后就能够由一个对象引起另一个对象。例如,人从实践中将乌云、下雨、伞建立了联系,以后看见天上有乌云,知道要下雨,出门就带了伞,这是联想,也是暂时联系。联想按内容可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和关系联想;按繁简分类有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一般说,接近、对比和类似联想属于事物外部关系的联想,即均为简单联想;复杂联想又称意义联想,如原因与结果、部分与整体、主要和次要等内在关系的联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