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联结主义心理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联结主义心理学lianjie zhuyi xinlixue美国现代心理学派,产生于机能心理学之后,行为主义之前,是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在对动物实验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学习心理学理论, 认为动物没有观念和观念的联想,联结不仅动物有,人也有。他首先用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心理。桑代克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试验工具,试验猫、狗、鸡等动物的学习,试验结果发表在1911年出版的《动物智慧》一书中。根据动物实验材料,桑代克提出动物的学习是由“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形成联结。提出了著名的效果率和练习率。1905年,桑代克确定心理学的对象为“心理行为”, 其基本单位是情境或心理状态和反应动作的联结。他以“试误——偶然”方法和联结概念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联结主义心理学体系,使机能主义向J·B·华生的行为主义过渡。桑代克的理论对美国心理学的影响很大,但也引起许多批评和争论;这就促进他提出“相属原则”(意义联系)来修订练习律,用奖赏和强化以补充效果律。这对以后B·F·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