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肾上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肾上腺shenshangxian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之一。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共重10~18克,左侧呈半月形,右侧为三角形。肾上腺外包被膜,其实质由外围的浅黄色皮质和中央的棕色髓质两部分组成,二者比例约为10:1~20:1。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腺体,皮质发生于中胚层,是腺垂体的靶器官;髓质发生于外胚层,可视为神经系统的延伸,相当于一个交感神经节。肾上腺皮质分为3层,从外向里分别为(1)球状带:细胞排列成球状,主要分泌以醛固酮为主的盐皮质激素;(2)束状带:细胞平行排列,形成较宽的伸向髓质的长索状,主要分泌以皮质醇为主的糖皮质激素;(3)网状带:细胞排列成网状,分泌少量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对物质代谢、水盐平衡的调节和应激反应等有重要的作用(参见“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在皮质内部细胞排列成索状,其间有丰富的血窦。实际上它是交感神经节迁移到皮质中演化而成的。由于髓质细胞内的颗粒可与铬酸盐作用,呈现棕色,故又称为嗜铬细胞,是分泌和贮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场所。肾上腺髓质激素有加快心跳、使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等生理功能(参见“肾上腺髓质激素”)。许多种肾上腺激素及其类似物已作为药物应用于临床。 肾上腺adrenal gland哺乳动物肾前方由皮质和髓质构成的复合内分泌腺。在许多鱼类,两种组织是分开的。皮质来源于中胚层,分泌多种类固醇激素; 髓质来源于神经外胚层,因其细胞可用铬酸盐染成棕黑色,故又称嗜铬组织,分泌儿茶酚胺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的比较 (a) 板鳃类; (b)硬骨鱼; (c) 有尾类; (d) 无尾类(e) 蜥蜴; (f) 鸟类; (g) 哺乳类 哺乳类的肾上腺 皮质和髓质有明显的界线,其位置和两种成分的含量随动物种类而有不同。 哺乳动物的肾上腺组织结构 肾上腺实质的外周部为皮质,深部为髓质。其外包有结缔组织被膜,伸入腺实质形成小隔,血管和神经沿小隔进入腺组织。 皮质 根据细胞形态和排列的不同,皮质由表层向内可分为三个区: ❶多形区。细胞排列成团状和索状(反刍类)、弓状(马属和食肉类)或不规则形(猪);马的多形区细胞呈高柱状,其他动物的很小,核小,染色深,胞质染色均匀,内有类脂小滴。 ❷束状区。细胞索呈辐射状排列,索间有毛细血管和少量的结缔组织; 细胞呈多边形,胞核较大,染色较浅,胞质内细胞器较丰富,并含有许多脂滴。 ❸网状区。细胞索互相吻合形成网状,索间有宽大的窦状毛细血管。细胞呈多角形与束状区的相似,但脂滴较少,褐色素较多,胞核染色深并常固缩。此区不很活跃,细胞处于退化状态。皮质部的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前者能维持肌体内电解质和水的平衡,后者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代谢; 此外,还能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和雄激素。皮质激素对生命至关重要,切除皮质可导致死亡。 髓质 与皮质的网状区参差相接,细胞排列成束或团,并相互连接成网,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其间有少量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嗜铬细胞较大,多边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胞质一般呈弱嗜碱性。多数哺乳动物的嗜铬细胞可分为两种:❶肾上腺素细胞,胞体较大,嗜铬性较弱,分泌颗粒含有肾上腺素; ❷去甲肾上腺素细胞,嗜铬性较强,分泌颗粒含有去甲肾上腺素,髓质中还含有少数多极的交感神经节细胞,单个或2~3个成群分布。肾上腺素能增加心率和输出量,提高耗氧量及基础代谢率,去甲肾上腺素则能引起血压明显升高。 肾上腺的血管分布和神经支配 肾上腺动脉在被膜内形成小动脉网后,大部分在皮质内分支成窦状毛细血管进入髓质,一部分动脉贯穿皮质直接进入髓质,最后在髓质汇集成一条中央静脉出肾上腺。肾上腺的神经支配来自交感神经,大部分进入髓质,以节前神经纤维直接与嗜铬细胞接触。 肾上腺shenshangxian内分泌腺之一。黄色,位于左、右肾的上方 (见图),左侧的肾上腺呈半月形,右侧的肾上腺呈三角形。腺实质分两部分:外周部分为皮质,占腺体的90%,中心部分为髓质,占腺体的10%。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调节水与电解质的代谢与平衡,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调节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与血压的升高、淋巴系统及心脏血管系统的兴奋、维持体温等都有较密切的关系。若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病人会出现异常肥胖、血压增高、水肿、毛发增多、糖尿等症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人出现严重消瘦、血压下降、毛发稀少、皮肤黝黑等症状。 肾上腺 肾上腺一种内分泌腺。左右各一,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极。分皮质与髓质两部,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参与糖、蛋白质、脂肪和钠、钾的代谢;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增强心脏活动和增强心输出量,且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增高。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均为7克左右。左肾上腺为半月形,右肾上腺为三角形,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但又有纤维囊和脂肪囊与肾分隔。肾上腺外包有结缔组织被膜。肾上腺实质分为两部分,外周部分为肾上腺皮质,约占腺体的90%;中央部分为肾上腺髓质,约占腺体的10%。 肾上腺adrenal gland动物体内分沁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内分泌器官。在哺乳动物成对存在,位于肾脏前端。外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实质周边部分为皮质部,中央部分为髓质部。皮质部起源于中胚层,较厚,根据细胞的排列形式,从外向内分为多形区、束状区和网状区(见“肾上腺皮质”)。髓质部起源于外胚层,体积较小,腺细胞具嗜铬性,称嗜铬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低等脊椎动物,皮质部和髓质部常互相分离,分散分布。 肾上腺肾上腺平均重量,男性左肾上腺为7.17 g,右肾上腺为7.11 g;女性左肾上腺为7.20 g,右肾上腺为6.86 g。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