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胆囊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胆囊炎dannangyan

胆囊因细菌感染发炎,发病多与胆囊存在结石、胆囊管阻塞,致使胆汁排出不畅有关。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胆囊炎,多表现为突然发作,右上腹疼痛,阵发性加重,恶心、呕吐和发热,体检右上腹出现压痛、肌紧张,偶可摸到肿大的胆囊等。慢性胆囊炎多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或消化不良。B型超声及胆囊造影等检查均有诊断价值。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如无并发症发生(化脓性胆管炎、胆囊坏疽、积脓、穿孔等)时,可先禁食、止痛、输液、应用抗菌素等非手术疗法,如病情加重或有并发症发生时,则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反复急性发作或症状明显的慢性胆囊炎亦应手术治疗。

胆囊炎

由细菌感染,胆汁淤积和成分改变而引起的胆囊疾患。常与胆结石并存。分急性与慢性:前者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伴右肩部牵扯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白细胞增高,右上腹有压痛,有时可触及肿大之胆囊。后者有右上腹隐痛或长期消化不良症状。口服胆囊造影和B超检查对诊断有价值。治疗:轻者行疏肝利胆和消炎等综合治疗;对不易控制,反复发作及合并有胆石症者宜行胆囊切除术。

胆囊炎

胆囊内发炎,常由于有结石存在,影响胆汁的排泄,引起胆汁淤积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老年人多属慢性胆囊炎过程,大部分有胆结石存在,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平时表现有右上腹隐痛、腹胀、消化不好,进油脂食物后可诱发急性发作,全身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炎症反应、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由于胆汁淤积可以不同程度阻塞胆管而出现黄疸,并可损害肝功能。病情严重者常需手术胆囊切除或胆管引流。病程长,反复发作者将引起胆结石,单个或为泥沙样,影响炎症难于治疗。治疗方面平时注意少进油脂食物、禁酒,服利胆剂促进胆汁的排泄引流。急性发作时要积极控制炎症。但于非急性发作期不宜长期用消炎散,无效果或可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肥胖者宜减轻体重,适当增加活动,可促进胆道运动功能,有利于胆汁引流排泄入十二指肠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