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胡奠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胡奠域

生卒不详。字晓亭,湖北省荆门县人。清举人。清乾隆十七年至二十七年(1752—1762 年)任宁远(今武山县)知县。为官清廉,为民谋福兴利,政声颇著。去任之日,清风两袖,邑民洒泪跪送,依依不舍。乾隆十九年(1754 年),先后在东、南关建魁星楼、武庙。胡奠域初到宁远,目睹“宁邑地处西陲,因循落后”状况,首重教育,于乾隆二十年(1755 年)在南关关帝庙西修建书院,“正厅三楹,旁廊四舍,院周以短墙,内构亭曰南熏”。并以关帝庙前厅为课堂,左右各建斋房。“绮疏缃棂,朱门碧牖”,规模相当可观,名“来远书院”,又名“胡公书院”。主持置学田百亩余。建立“月课”“季考”等制度,聘宿儒学者主讲。至书院讲学,批阅作业。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春、夏之交大旱,东乡一带原灌溉资源庙峪河枯竭,胡奠域深知“劝课农桑,必资水源”,遂临现场勘查,从县城北至高桥铺二十余里开东川渠,引渭水入堰,灌地数百顷,“按地出夫,按夫给粮,费出于官,力尽于民,众皆踊跃从事,不旬日而竣工。岁乃有收,利甚普焉”。渠成,胡奠域恐进水口淤塞,自损俸资,疏浚水口。又虑及渠长,设管护人员,定管理制度。每年春、秋季清淤,先下游后上游依次灌水。渠道畅流,灌溉合理,民困得解。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建后乐亭于城东南郊。城南红峪水常有水患,胡奠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疏通河道,加固坝身,筑堤长三百余丈,高丈余,宽十丈,沿堤密植柳树。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主持编纂《宁远县志续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