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朴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胡朴安1878—1946原名胡有忭,学名韫玉,字仲明,后改字朴安。安徽泾县人。历任交通部秘书、上海国民大学及持志大学国文系主任、考试院专门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民国日报》社长等。在经学和文字训诂学方面造诣很深,著作宏富。主要有《中华全国风俗志》、《周易古史观》、《中庸新解》、《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诂学史》、《文字学研究法》、《古文字学》、《中国学术史》等。 胡朴安1878~1947原名有忭,韫玉,字仲民。17岁随父就读于江西上饶,次年返里设学馆。曾7次应童子试,26岁应院试获取。次年去当涂设馆于翟晏如家。1905年曾与翟在芜湖万春圩开垦万亩。次年去上海入商界谋生,加入国学保存会,结识陈佩忍、柳亚子。1910年加入南社和同盟会,任《国粹学报》编辑。次年任职于《太平洋报》馆,兼任《中华民报》评论员。后受聘任中国公学教授,兼教于竞雄女子中学。1915年曾任福建巡按许世英秘书。次年任交通部秘书。1917年辞职回沪,先后任城东女学、国民大学教授,沪宁铁路编查课课长,考试院专门委员,江苏省政府民政厅长,持志大学、国学专修馆教授等。1939年4月因患脑溢血半身瘫痪,仍奋笔著述,作文百余万言,诗千首,词百首。1945年病愈后任上海通志馆长、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民报》社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一生著述百余种,主要有《中国文字学史》、《古文字学》、《中国训诂学史》、《文字学丛论》、《中国学术史》、《中华全国风俗志》、《俗语典》等;收入《朴学斋丛书》的有《周易古史观》、《周易人生观》、 《周易学》、 《尚书新义》、《大学中庸新解》、《皖学者传》、《墨子学说》、 《离骚补释》、 《中国习惯法论》、《包慎伯先生年谱》、《宣纸说》等。 胡朴安1878—1947泾县人。1905年加入同盟会,后又加入南社。曾在芜湖万春圩召集队伍,图建革命基地,未成。辛亥革命后,曾与宋教仁、于右任等办《国立报》,并在《中华民报》、《民权报》、《民国新闻》等报主持笔政。1916年去北京任交通部秘书。后任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查课长,国民大学、持志大学、上海大学教授。1927年任《国民日报》社长、上海通志馆长。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文学史》、《中国训诂史》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