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胶体的制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胶体的制备jiaoti de zhibei

胶体分散体系的分散相粒子大小约为10-9~10-7m,制备胶体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❶ 分散法 工业上常用的机械分散法是在“胶体磨”中将粗分散程度干或湿的物料进行研磨,“胶体磨”的磨盘和磨刀靠得很近,在反向高速旋转时能将固体粒子分散到胶体范围。为了使溶胶稳定,需加入明胶或丹宁之类的化合物作为“稳定剂”。通常工艺上用的胶体石墨、颜料等都是用胶体磨制成的。
实验室中常用“胶溶法”将固体分散制备溶胶,即将一些新鲜的沉淀或聚沉的胶体用液体或溶液高度稀释,可形成溶胶,如新生成的经过洗涤的Fe(OH)3沉淀,加入少量稀的FeCl3溶液,经搅拌后,沉淀就形成红棕色溶胶。

❷ 凝聚法 溶解的分子或离子经化学反应凝聚而形成胶体粒子的方法。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水解、复分解等反应,只要能生成不溶物者,就可控制反应条件,使析出的产物形成胶体粒子,如:水解反应:


在采用凝聚法制备胶体时,反应物的浓度、介质的pH值、操作程序、温度及搅拌情况等,对溶胶的生成均有影响。
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溶胶中,往往含有很多电解质(反应产物或杂质),除了一部分电解度与胶粒表面吸附的离子维持平衡外,过量的电解质会影响胶体的稳定性,只有经过纯化才能获得比较稳定的溶胶。最常用的纯化方法是渗析,利用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分子能够透过半透膜 (火棉胶膜、动物膀胱膜等) 的性质达到纯化的目的。为了提高渗析速度,可用电渗析方法,也可用加压下的渗析方法即超过滤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