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能近取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能近取譬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意为能就近以自身作比方,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语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孔子认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自己想做成的事也帮助别人去做;自己想实现的目的,也能帮助别人实现。这是宣传和实行“仁”的重要方法。中国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发挥了这一思想。他在《菌说》一文中指出:“独夫为我,即曰‘贫贼’;能近取譬,即曰‘仁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