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脐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脐炎新生儿娩出断脐时或出生后,脐部污染细菌引起的炎症。表现为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炎症扩散至腹壁,可形成脓肿或发展成腹膜炎、败血症。应给予换药、抗菌素或排脓治疗。 脐炎omphalitis新生仔畜脐带残端受感染后引起的脐部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病因与脐带消毒不严、脐带受污染及尿液浸渍、小牛互相吸吮脐带等有关。临床可见脐带水肿,疼痛,有时水肿蔓延到脐带周围的腹部。局部温度增高,有时全身体温增高。脐断端为腐败物质所充塞,触诊有索状物,并可挤出恶臭脓汁。脐部坏死时,局部增温,有体温反应,脐孔处有增生硬块或溃烂化脓。因脐炎而淘汰的仔畜较多,故应注意预防。接产时消毒脐带,产圈保持干燥,防止群饲互舐,定期检查并常涂布碘酒以减少脐炎的发生。治疗时排除脓汁,清除坏死组织,而后进行常规冲冼,撒布或涂布消炎药,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