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我意识的发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自我意识的发展ziwo yishi de fazhan

自我意识是随着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象意识的发展而同时发展起来的。
❶儿童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通过活动与交往,约在半岁之后,逐渐从自我感觉的角度把自己与客体区分开。
❷1岁左右能认识自己是动作的原因(如踢球),把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区分开,但还没有把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事物区分开。
❸1.5岁以后,儿童能把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区分开,知道自己的名字,但像称呼其他客观对象一样,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说明儿童还在相当程度上把自己当作能动的对象,还没有真正整合为自我意识,只有自我意识的萌芽。
❹约2岁以后,儿童开始掌握“我”这个词的时候,是自我意识发展上的一个质变。他开始在对象意识中,把自我这一特殊的对象区分出来,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与自我意向、自我认识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来自主体的、指向自身的、尚笼统的自我意识。
❺自我意识的继续发展,它的深刻化、精确化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认知水平的发展紧密相关。3岁以后的幼儿期的自我意识,处在他律的条件下,情绪性的自我体验进一步分化出来,有了突出的发展。自我意识与意向也在此基础上有相应的发展。
❻6岁以后儿童期的自我意识突出了对自己行为的自我意识,儿童这时对自己的外部行为有了比较确切的自我体验、自我认识与自我意向。
❼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少年期的自我意识有可能飞跃发展,突出指向自身的内心世界。
❽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心理的成熟,使进入青年期的个体,认识到个体的自我只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自我,对自我的意识达到了更本质的阶段。个体的自我意向与自我认识总是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处于矛盾状态,这个矛盾也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应对解决,在对象意识发展过程中,同时发展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发展Ziwo yishi de fazhan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它包括3个层次:❶对自己的生理特点和状态的意识;
❷对自己躯体的运动特点和状态的意识;
❸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是指个体的自我意识的产生和逐渐成熟的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形成。自我意识是人的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自我意识产生于婴儿期。儿童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甚至不能意识到自己同外界事物的区别。到1岁左右,儿童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对象区分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但这种意识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感觉,还不是真正的自我意识,还没有把自我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事物区分开来。1周岁之后,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开始认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他把自己作为客体来看待,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并像称呼其它事物一样用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大约两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会使用代词“我”,这是儿童自我意识产生的标志。进入学前期之后,儿童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以自我评价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标志。儿童自我评价能力是儿童逐渐成熟并在成人的教育和引导下逐渐形成的。其过程大体如下:儿童在约3—4岁之间,即学前初期,自我评价开始发生。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产生,自我体验在4周岁左右开始产生,自我控制力也于4—5岁之间产生。从学前后期到小学初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依据,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外部表现进行初步地评价。小学中期之后,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和依据道德标准进行评价的特点明显增强。从初中开始,儿童的自我评价逐渐从外部行为转向自觉地对别人和自己的内在品质、内心世界做出评价。进入青年期之后,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接近成熟,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自己和别人做出评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