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我知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我知觉ziwo zhijue个体对自己的心理、行为状态的认识。它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在自我知觉中,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的客体。作为认识的对象包括自己的需要、动机、态度、情感等心理状态以及人格特点,同时也包括自己的言谈、举止、表情、语调等方面的行为状态。自我知觉是在交往过程中随着对他人的知觉而形成的。例如,一个工人对自己的工作成绩是否满意,他往往是看自己是否赶上或超过了他的同伴。马克思曾指出:“人降生是没有带镜子来的,他是把别人当镜子来照自己的。”对自我的知觉与对他人的知觉是紧密联系的,对他人的知觉愈深刻、愈全面,对自我的认识随之而发展。但自我知觉又受自己的经验、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制约。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正确的自我知觉,有助于个体的社会调适和心理、行为素质的良好发展,相反,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使他的行为遭受各种不应有的挫折。 自我知觉ziwo zhijue社会知觉的一种。它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的知觉。自我知觉是在交往过程中随着对他人的知觉而形成的。通过对他人知觉的结果和自我加以对照、比较才使他产生对自己的表象。自我知觉的方式有: 自我知觉个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知觉。不仅受个人经验、情绪、个性的影响,而且受他人的评价和社会舆论的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