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由贸易政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国际贸易活动采取不干预或尽可能少干预的基本立场,不对进出口商品设置障碍,不给进出口商享有特权和优惠,不向对外贸易活动实行管制或干涉,允许商品自由输入输出,在国内外市场自由竞争。属于自由贸易政策类型的政策有英国带头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战后的贸易自由化,战后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的主流。
英国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自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进入产业革命,“世界工厂” 地位已经确立并获得巩固,不怕与外国商品进行竞争。在这种状况下,重商主义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便成为英国经济发展和阻碍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一大障碍。这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便要求实行在国外市场上进行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政策。他们要求其他国家供给英国粮食、原料和市场,而由英国向它们提供工业制造品。因此,英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时代所制定的一些外贸政策和措施。
在19世纪20年代,以伦敦和曼彻斯特为基地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自由贸易运动。运动的中心内容是废除谷物法。工业资产阶级经过不断的斗争,最后终于战胜地主、贵族阶级,使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取得胜利。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的胜利是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体现,也为英国经济的长足进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世界的传播和生长,提供了新的推动力。其实质就是资本的自由,就是通过自由贸易政策排除一切仍然妨碍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70年代初,在西方对外贸易政策上占主导地位的是 “贸易自由化” 理论所倡导的在世界范围内降低关税水平,放宽各项限制进口的措施。它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多边或双边的贸易条约与协定,削减关税壁垒,抑止非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障碍与歧视,促进商品的交换与生产。它表现在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简称 《关贸总协定》) 的签订和关税减让的多轮谈判,经济贸易集团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普惠制的建立等方面。
贸易自由化其特点在于:
❶与历史上的自由贸易政策相比,有所不同。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倡议者与推动者; 战后贸易自由席卷全球,其重要原因是美国的对外扩张,以及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上在深度与广度上的发展,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等原因,它们反映了世界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主要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多边贸易条约与协定即 《关贸总协定》 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而区域性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等地区性经济合作,也均以促进国际商品的自由流通,以扩展自由贸易为宗旨。
❷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是不平衡和不稳定的,也是有选择性的。主要表现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机器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超过了经济集团的对外贸易自由化。
一般而言,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带来最佳的生产效率和最大的经济福利。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各国都参加其中的国际分工,并且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生产资源就能得到最佳的配置。然而,贸易政策的采用,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而且还应根据该国的总劳动生产率水平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而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