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鸣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自鸣钟清代宫中计时仪器,亦为宫内陈设品。自鸣钟是自动按时找点报刻的钟。现存最早的自鸣钟是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意大利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进献的两架自鸣钟。因其在当时颇为稀奇,帝后甚为欣赏,西洋钟表作为域外贡品源源进入内廷,随后,我国工匠也掌握了钟表的制造原理和工艺,制作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自鸣钟。紫禁城内的自鸣钟数以千计,其中以现在陈设在交泰殿 (原陈皇极殿) 的自鸣钟体量最大,通高5.85米,底座2.6×2.6米,重约4吨。为清代嘉庆年间宫中做钟处制造。此钟采用机械机构,以铅铊重力为动力。钟内有左、中、右三组铜质机轮,中间一组机轮驱动时刻指针,左边一组机轮击钟报时,右边一组机轮击鼓报刻。每组机轮下面各有一根皮弦吊着1000多斤重的铅铊提起,在重力作用下,三块铁铊以恒定的速度自动下坠,通过皮弦带动机轮运转。钟顶有上、下两个铜铃,上铃打刻,一刻一响,二刻二响……下铃报时。钟楼后有十级台阶,使用者可由此登步上弦,上弦一次可走时三昼夜。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