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芦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芦荟中国史籍所见西域物产。《本草纲目》卷34引李珣曰: “芦荟生波斯国,状似黑饧,乃树脂也。”《诸蕃志》卷下: “芦荟出大食奴发国,草属也。其状如鲎尾。土人采而以玉器捣研之,熬而成膏,置诸皮袋中,名曰芦荟。”芦荟为非洲特产。阿拉伯人称之曰alua,alwa,芦荟即lua的译音。今英文作aloe。此物唐代当由波斯人或阿拉伯人输入中国。 芦荟Indian medicinal aloeAloe vera var.chinensis,别名油葱、狼牙掌。百合科芦荟属多浆植物。染色体数2n=10或14。有短茎,叶呈莲座状排列,肥厚多汁,长15~30cm,粉绿色,近茎部有斑点,边缘有刺状小齿。冬季开花,总状花序,单生或稍分枝,花冠筒状,橙黄或具红色斑点。原产印度干燥的热带地区。性强健,甚耐干旱,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常用分株及扦插繁殖。春季换盆时取老株周围的幼株,根据大小分别上盆栽植。如幼株根少或无根,则可插于素砂土,保持潮润,约20~30天可生根。盆栽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芦荟生长快,每年春季需换盆,同时将老株去掉,另选大小适中的植株栽植,新上盆的植株,要节制浇水。夏季高温,芦荟有短暂休眠,需置室外通风良好、避雨的半阴处,节制浇水。冬季置向阳室内,维持5℃以上,保持盆土稍干,可安全越冬。芦荟四季常青,冬季开花,适合布置厅堂。中国南部、西南一带可露地栽培,布置庭院。鲜叶性凉味苦,可入药。其汁液还可制化妆品及保健食品等。 芦荟Chinese aloeAloe vera L. var. chinensis(Haw.)Berg.,百合科,芦荟属。多浆观赏植物。灌木状肉质草本。2n=14。原产印度。中国已有引种,有短茎。叶肥厚多汁,呈莲座状排列。3~4月开花,总状花序,花黄色或具红色斑点。喜温暖、干燥气候,夏季稍遮荫,冬季需阳光充足。分株和扦插繁殖。早春生长旺盛,多浇水,夏季有较短休眠期,保持干燥。盆栽,用以点缀室内或庭院布置。同属观赏种还有绫锦、美丽芦荟和斑纹芦荟。根与花入药,能凉血化瘀;叶能拔毒止痒,制成芦荟浸膏具泻下、通经,治消化不良、妇女闭经等症;也可为化妆品原料,有润肤作用。 芦荟 芦荟别名龙爪花。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60厘米。叶剑形,蓝绿色。花多数,黄色,于上部集成总状花序。果三角形。盆景栽培。全疆均有分布。具有杀虫、通便、清热的功能。药用茎、叶。主治蛔虫疳积、便秘、支气管炎、疳泻不止、不食腹胀、小儿惊风、疳积等病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