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州石刻天文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88 苏州石刻天文图南宋石刻天文图。1190年前由黄裳根据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实测恒星位置资料绘制,1247年为永喜(今浙江温州)人王致远建碑。碑高2.16米,宽1.06米,原置苏州文庙戟门口,现存苏州博物馆。该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圆形全天星图,下部为2000多字的说明文字。星图直径91.5厘米,采用传统盖天画法绘制。以北天极为中心画三个同心圆:内圆直径19.9厘米,表示北纬35。地方的恒显圈;中圆直径52.5厘米,表示天赤道;外圆85厘米相当上述地区的恒隐圈范围。有28条分别通过廿八宿的距星赤经线与三圆正交,线端界外注有廿八宿宿度数据。有一偏心圆表示黄道,银河带斜贯整个星图,共刻有恒星1400余颗。是现存世界上较古老的大型石刻实测星图,它提供了古代恒星位置的珍贵资料。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