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苏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苏禄突骑施汗国第三代可汗。出车鼻施部。性善抚绥,统十姓部落,一时称雄西域。开元三年(715),授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路经略大使,进为特勤,继之册立为毗伽忠顺可汗,并以史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妻之。亦娶突厥、吐蕃公主为妻。曾两次救援拔汗那,大败阿拉伯军,阿拉伯史书称之为 “阿布·穆扎衣”,意为“奔突的公牛”。因与安西都督杜暹不睦,发兵攻四镇。潜与吐蕃结好。二十六年(738)为臣下莫贺达干所杀。 苏禄?—738唐代西突厥突骑施部首领。原为娑葛部将,娑葛死后,遂鸠集余众,自为可汗。颇善抚御,十姓部族悉以归附,众至二十万,遂复雄西域。不久遣使入朝。开元三年(715年),制授为左羽林大将军,全方道径略大使,进特进,寻册封为忠顺可汗。后以唐安西都护杜暹侮辱其使,遂结吐蕃举兵分寇四镇,困安西。赵颐真代行都护力守全城。不久闻杜暹入相,遂引兵而去,复遣使请和。其性尤清俭,每战有所得,悉分与将士及诸部落,故其下多用命。至晚年,多聚敛且又患病,故失众望。后为其大首领莫贺达干和都摩所杀。 苏禄古代菲律宾的一个国家。菲律宾很早就与中国有友好往来。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曾派人访问马尼拉、苏禄。公元1417年 (永乐十五年),苏禄东王、西王和峒王携家眷,随从等三四百余人访问中国,受到明朝的欢迎。同年回国途中,苏禄东王病逝于山东德州。明朝皇帝令葬以王礼,并言为文,树碑墓道。1418年至1424年,苏禄诸王屡遣使节通好。东王去世后,其长子都马含回国继承王位。王妃葛木宁、次子温哈剌、三子安都鲁及随从十人留下守墓,明政府拨给祭田二百三十八亩,并指派夏、马、陈三户回民负责耕种田地和维修墓地事宜。两位王子后来也死于中国。他们的后裔定居在德州北营村及其周围的村庄,与当地人通婚。清雍正九年 (1731年),苏禄国王老苏丹访问中国时,专程前往德州拜谒祖茔。根据他的要求,并经清政府批准,两位王子的后裔加入了中国籍,分别为安、温二姓。 苏禄Sulu《元史》作“苏鲁”。《海岛逸志》作“苏洛”。古国名。即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在今棉兰老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14世纪分为东、西、峒三国。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国王均曾访问中国,建立友好关系。东王死于今山东德州,明朝以礼葬之。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和《明史·外国传》均有专条记述。 苏禄?—公元738年突骑施汗国的可汗,为人机智勇敢。突骑施汗国于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被东突厥默啜可汗攻灭后,他经数年努力,收集余众,抚恤部落,终于使突骑施的实力得到恢复。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他自立为可汗,重建了突骑施汗国,有精兵30万,重新称雄于西域。次年,唐玄宗册封他为忠顺可汗,任命他为突骑施都督、金方道经略大使,让他守护西方边疆,抵御大食(阿拉伯伊斯兰教国)的东侵,并以阿史那怀道之女为金河金主,嫁给他为妻。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因为安西都护杜暹扣留并饿死他的1000匹交市马,率兵多次进攻安西都护府的军镇,与唐朝交恶,和东突厥、吐蕃相亲,并娶东突厥和吐蕃的公主为妻。晚年因为屡次进攻唐朝边境,不断征发属部从军;又因妻子儿女众多,用度大增,侵剥本族及属部,所以逐渐失去民心,势力不断衰退。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被其部属莫贺达干率兵攻杀。 苏禄?—738突骑施汗国可汗。唐景云二年(711),被东突厥默啜可汗攻灭后,他经数年努力,终于在开元三年(715)重建突骑施汗国。他自立为可汗,拥精兵30万,称雄于西域。唐封其为忠顺可汗,令其抵御大食东侵。十四年(726),因故与唐交恶,多次率兵进攻安西都护府的军镇。二十六年(738)被部下所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