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苗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苗拳流传在苗族中的武术拳种。相传始于蚩尤。清乾隆年间,花垣县麻栗场金斗寨的石志岩率苗民起义失败后,隐居六里田宽冲(今三角岩乡) 授拳传艺,方形成比较系统的套路,定名苗拳。苗拳含提劲、基本功、策手、花架子、点穴、礼示6个方面。提劲又叫 “提统子”,其实质是练气功。基本功又叫 “垫底子”,是苗拳的基础,含手法、桩法、腿法、眼法和练功法等。策手,为苗拳之精华,是攻防擒拿解脱之技巧,有36大手、72小手。花架子又叫花拳,是公开演练的武术套路。点穴,是威力高于策手的绝招。礼示即表演时在启手之前和收式之后的礼节动作。苗拳硬器械有棍、钩钩刀、剑、锏、镜、护手刀、大刀、斧、钩、铁尺、戈、鞭、铜锤、棒棒烟等; 软器械有流星、神鞭、九子连等; 暗器有飞刀、戒指针等。苗拳的风格特点: 拳型古老,拳架紧凑,动作弧度小,有“拳打卧牛之地” 的说法,技击性强,攻防手法较多,善劈、挑、拨、推、插、勾、拦。其徒手套路有89套,主要有八合拳、六合拳、大四门拳、小四门拳、猴儿拳、猫儿拳、犟子拳、蚩尤拳等。苗拳强调武德,有 “练拳要心正,一不要欺弱人,二不要畏强敌,走遍天下做好事,功劳慰我蚩尤神” 的格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