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经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01 中国经济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经历了5种经济形态,即原始公社制经济、奴隶制经济、封建制经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原始公社制经济,从母系氏族公社开始,大约经历了5万年之久。早在5—6千年前,黄河中下游一带人民就以农业为主,并饲养家畜。奴隶制经济,从夏禹开始,大约经历了1500余年。农业是奴隶制经济的基础。在原始公社制经济向奴隶制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农村公社的土地分配方式在较大的程度上被保留下来,从而形成了中国奴隶制的土地关系——井田制。井田制度下的农夫和庶人,不同于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奴隶,他们有自己的小经济,在政治上有某些自由。在手工业方面,冶炼青铜、制陶、丝织、漆器、舟车、建筑等技术已有相当成就。中国封建制经济,从春秋战国之交开始,大约经历了2300余年。封建社会从何时开始?史学界的意见不同。一是以范文澜为代表的西周封建论;二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战国封建论。此外,还有其他论点。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关于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史的分期,学者们的看法也多分歧,有二、三、四、五、六期之说。战国至秦汉是封建经济形成并日趋巩固的时期。至汉代,地主制生产关系已初步确立。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原地区被广泛使用。手工业的冶炼和丝织都有显著的发展。东汉出现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汉代时商业已相当发达。魏晋南北朝是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时期。由于长期战乱、政治分裂,经济发展缓慢。但生产力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仍然突破重重困难而获得新的发展。《齐民要术》则相当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农业耕作水平。隋唐五代经济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水力的广泛利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丝织、制瓷、造船水平显著提高。牛耕普及到南方和边远地区,耕犁结构几经改革已基本定型,唐代出现了曲辕犁。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继续变革。租庸调、两税法,租佃关系逐渐契约化,为地主经济和自耕农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唐代已与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济文化联系。宋元时期封建经济进入了成熟阶段。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改革取得新的成果。由于新的技术得到应用,铜铁等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商业和城市有了新的发展。宋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是和科学技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具有世界影响的四大发明有三项(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此时得以完成和提高(活版印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地主经济、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都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明至清中叶是中国封建制经济的后期,生产关系有所调整,生产力总的状况虽未能超越中世纪的水平,但在某些地区和部门也有新的发展。如江南地区农耕技术的提高,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等)的引进和普遍种植,经济作物的较快发展,棉纺织业的兴起,制瓷、造船业也有新的突破。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中期已开始出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经济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转变,至1949年,大约经历了100余年。1840—1894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时期;1894—1927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深化时期;1927—1949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崩溃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经济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经济;第二个变化是本国资本主义在城市和农村产生和发展,使中国经济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经济。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经济,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产生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随着革命战争的胜利发展,根据地不断扩大,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结束,开始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还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历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探索,我国要发展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成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国。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6: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