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荆楚岁时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荆楚岁时记

笔记。南朝梁人宗懔(501—565?)撰。原四卷(《文献通考》),今存一卷。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人。懔少聪敏,好读书,语辄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少举秀才,为梁元帝赏识,后以懔为别驾、江陵令。及帝即位,擢为尚书侍郎。有集二十卷,行于世。此书为我国现存早期最为完整的记录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散文。楚地千里,地域辽阔。本书所提供的民俗故事颇为丰富。自元旦至除夕,凡三十七条。每条正文简述节令时俗,下附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源,引用经典俗传达六十八部,计八十多处。体例以时为序,文字简古流畅。就所反映内容,可分七类:❶历史事件与人物传说(如端午与屈原传说),
❷农事、生产,
❸防病、治病及卫生,
❹祭祀祖神,
❺爱情、婚姻及家庭,
❻文娱、体育及旅游,
❼迎新、祈吉及避凶等。编中保存许多古代神话传说及荆楚风俗,为研究楚文化及华夏文化史、民俗学及民间文学提供重要资料,具有文献价值。有《广汉魏丛书》本,《四部备要》本,《五朝小说》本,《说郛》本等。一九八五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谭麟《荆楚岁时记译注》(收入荆楚故书丛刊),标点排印,加以标题,附有考释译注,为今之通行本。

荆楚岁时记

风俗志。南北朝梁人宗懔撰。一卷。宗懔曾官吏部尚书。此书专记两湖地区古代风俗。自元旦起,至除夕止,凡三十六事。记每种风俗的起源、流传及与当地民族社会生产的关系。所记文化、体育、宗教方面的风俗,也和当地民风形成有关,是重要的民族、民俗史料。辑本所收《大观本草》中三条最为珍贵。有《麓山精舍丛书》本。

荆楚岁时记

南朝荆楚地方风俗杂记。一卷。宗懔著。宗懔(生卒年不详),南朝梁人。《四库全书总目》曰:“旧本题晋宗懔撰,《书录解题》作梁人。考《梁书·元帝本纪》载:‘承圣三年秋七月甲辰,以都官尚书宗懔为吏部尚书。’又《南史·元帝本纪》载:‘武陵之平,议者欲因其舟舰迁都建邺,宗懔、黄罗汉皆楚人,不愿移。’此书皆记楚俗,当即其人。旧本题晋人,误也。可惜学术界习焉不察,迄今仍将宗懔当作晋人。关于此书的卷数,唐、宋志皆作一卷,与今本合。而《通考》乃作四卷。考《书录解题》载懔自序曰:‘傅元之朝会,杜笃之上巳,安仁秋兴之叙,君道娱蜡之述,其属辞则已洽,其比事则未宏。率为小记,以录荆楚岁时风物故事。自元日至除日,凡二十余事,然则必无四卷。’知《通考》为传写之讹。又检今本实有三十六事,并知陈振孙所记懔序,亦以三字讹为二字。”
《荆梦岁时记》按月记述荆楚地方全年岁时节令民俗行事之大概。如“正月”,记燃放爆竹、饮椒酒、剪彩燕以戴之、迎紫姑神等习俗;“三月”,有“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习俗。“五月”,多禁忌,俗称恶月。“六、七月”,有作汤饼、僧尼道俗营盆供诸佛等习俗;“八月”,有朱水点儿头额以压疾和以锦彩为眼明囊递相赠送等习俗;“十二月”,有击细腰鼓、戴头面、作金刚力士表演,用以逐疫。其中不少习俗具有地方特色,如正月饮椒酒,下五辛盘,没有成为全国之俗;立春日剪彩燕戴之,后世未见普及;正月十五晚迎紫姑神,为南方重要之俗,属信仰习俗,紫姑原为一人家之妾,不堪受大妇所妒,死于正月十五,后世奉为神,每从侧边或猪栏边迎之,所以又有紫姑为侧神之说;中秋为全国节日,书中不载,其原因,王谟在跋中认为这是由于唐以前,世俗尚无,而中秋故事也不宜荆楚,因此荆楚地区,别有沿革也。有些习俗,则南北方有共同性。北方,六月伏日有吃伏面之俗,大约与南方作汤饼有关,这反映了南北方文化既有个性,也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荆楚岁时记》所记是地区民俗,有些也是民族民俗,它开了各种地方岁时民俗记录专集的先例,对后世各种形式的“风土记”有一定影响,并常为民俗书籍所征引。虽然只有一卷、二十余事,但所记均追本溯源,细加疏证,民俗价值很高。
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说郛》本。

荆楚岁时记

梁人梁宗懔撰。集录荆楚岁时风物故事,自元旦至除夕,凡二十余事。楚与百越民族关系密切,其岁时节日习俗至今仍保留于壮俗中。因此,该书是研究壮族节日文化习俗的宝贵历史材料。收入《说郛》、《四部备要》等丛书中。

荆楚岁时记

古代笔记, 南朝梁代宗懔撰,1卷。宗懔为江陵人,仕于北周,本书为其怀念故土而作,记荆楚乡土风俗,节令风物故事,自元旦起至除夕止。隋杜公瞻注。原书久佚,今本为明人由类书中辑出。是研究两汉魏晋长安风俗变迁、南北风俗互相影响传播的重要资料, 今有点校本。

《荆楚岁时记》

最早见录于《旧唐书·经籍志》。所载为两种,一种为南朝梁人宗懔所撰十卷本,一种为隋人杜公瞻所注二卷本。因时代久远,播迁散佚,原本早已亡失,“今本乃明人自类书中辑出,而检阅未周,罅漏百出” (余嘉锡; 《四库提要辩证》)。现有岳麓书社出版的姜彦稚辑校本。此书正文以时为序,记述古代荆楚地区的时俗风物; 注文则引用经典俗传,辩证某一时俗的源流承绪。因为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民俗资料,如正月燃放爆竹避鬼、贴门神,四月八日浴佛,并迎八字之佛、供九子田神,五月五日浴兰节悬艾禳毒、竞渡采药,夏至节日食粽,七月七日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妇人乞巧,七月十五日供佛等,故历来为人多所称引,流传广泛,且对《岁华纪丽》等书的写作有很大影响。

荆楚岁时记

古代描述荆楚岁时风物的民俗专著。《文献通考》做四卷,今存一卷。作者宗懔。该书记述了荆楚地区自元旦至除夕的岁时节令习俗,凡36条。在每个条目下,“正文”简述节令时俗,“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龙去脉,引用经典俗传达68部,计80多处,体例以时为序,是研究我国南方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的宝贵资料。宗懔的生活时代,一般学者定为南朝梁人,有的定为北朝周人,《四部备要》 (上海中华书局《汉魏丛书》本校刊) 定为晋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