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荆江分洪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荆江分洪区位于荆江南岸虎渡河以东,安乡河以北。区内面积920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蓄洪水位42米时有效容量为54亿立方米。围堤总长208公里,围堤断面按干堤标准,顶宽6米,内外坡1:3,大部分按蓄洪水位42米超高1.5米。1952年主体工程进洪闸(北闸)、节制闸(南闸)完成。第二期工程主要是兴建排水工程、安全台区工程、部分围堤工程、防浪工程等,1953年4月完工。当预报荆沙市水位将超过保证水位时,略提前开进洪闸分洪,以保证荆江大堤的安全。1954年大洪水,荆江分洪工程3次启闸分洪,发挥了重大作用。1954年后一直没有分洪。区内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快,已建有排水闸、电排站、灌溉引水闸等措施,保证能顺利分洪。安全台增加到95处,安全区有21处,平时可安置16万人。在全区和围堤周沿,建有临时移民房36.9万平方米,仓库10000万余平方米。分洪区腹地建有框架高层躲水楼6万平方米。建有转移公路100余公里,各类桥梁690余座,还建有预警系统。该分洪区是长江流域较为完备的分洪工程。当前需要加强管理,限制人口增长,以减少分洪时的损失。此外,围堤标准不够,安全设施不落实的问题也待解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