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荔枝瘤瘿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荔枝瘤瘿螨litchi erineum miteAceria litchii(Keifer),又称荔枝瘿螨。蜱螨亚纲,真螨目,瘿螨科。分布于美国及中国的华南、华东。寄主为荔枝和龙眼。体柔软,长约120μm,淡黄色,蠕虫形;喙小,斜下伸;背盾板无前叶突,背中线不完整,后端矛状,侧中线波状,盾板两侧有粒点,背瘤位于盾后缘,背毛斜后指;足2对,具模式刚毛,基节刚毛3对,基节上有粒点;羽状爪单一,5支;大体背、腹环数近似,由55~60环组成,均具椭圆形微瘤,体刚毛和生殖毛俱全;雌外生殖器盖片上有纵肋16条。营半自由生活,被害叶背面形成棕色毛毡,又称荔枝毛毡病,各种虫态均在毛毡中。华南一年发生10代以上,世代重叠,以成螨和若螨在毛毡中越冬,次年2~3月出蛰,5~6月螨量最高,宜选种抗螨品种,早春发芽、抽新枝时采用化学防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