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荟福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荟福寺

荟福寺,蒙古语叫“豪特劳敖坭勒图苏模”,位于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路中段南,东侧是巴林博物馆。始建于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年,由巴林右旗扎萨克多罗郡王乌尔衮与固伦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寺庙由寺院、寺前广场组成,是巴林右旗13个大寺庙仅存的一处。荟福寺现存建筑160余间,一进院前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正殿);二进院东西配殿,后大殿“哈日欣杜岗”,后大殿东西耳房。
1726年清雍正帝赐后大殿“哈日欣杜岗”蒙汉满藏四种文字“普觉寺”的金字匾;1786年,清乾隆帝赐大雄宝殿蒙汉满藏四种文字“荟福寺”的金字匾;1737年,乌拉特公旗莫日根庙活佛罗桑坚赞三世来传经;1767年(乾隆三十五年)青海拉卜楞寺活佛嘉木样二世来传经;1930年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尼来传经。
荟福寺每年正月十五、四月十五、六月十五、九月二十二有大型庙会,由承德普宁寺、北京雍和宫活佛前来传经。1986年,荟福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荟福寺

位于大板镇东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次女荣宪公主建。初名巴尔斯(意为“虎”)庙,后改今名,世称东大庙。前殿、后殿、东西配殿等主要建筑,及后殿佛像壁画皆依然完好,殿前侧两座覆钵式石塔仍存,高4.5米。此庙落成不久,为迎接康熙皇帝巡幸巴林草原,于庙西北又建一行宫,今存遗址。

荟福寺

喇嘛庙名,俗称东大庙为宗教建筑。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大板镇东。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为康熙次女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福寺。今庙内基本保持原有规模,有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以后殿最为完整,面阔、进深各五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壁画俱存。殿前侧有覆钵式石塔两座,高4.5米。此庙落成不久,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庙西北营建行宫一座,帝曾于康熙五十年(1711) 至此,今行宫旧址尚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