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萨埵本生图壁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萨埵本生图壁画北魏。纵165厘米,横172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254窟南壁中部壁画,又名《舍身饲虎图》,是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最流行的题材之一。据《金光明经》和《贤愚经》载,王子摩诃萨埵与兄共三人出游山村,至山崖,见崖下一母虎和七仔虎,因饥饿而奄奄待毙,摩诃萨埵乃以身饲虎,因虎饥饿已甚,仍不能食,王子则用干竹刺颈出血,从山崖跳下为饿虎所食。其兄以萨埵饲虎事告知父母,国王及王后悲痛欲绝,前往收其尸骨并建塔供养。此图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形象地概括出来,将三人山崖观虎、刺颈、投崖、饲虎、回宫报信、父母哭尸、拾遗骨、起塔供养巧妙地集中于一个画面。人物穿插交织,主题突出,画面紧凑。太子跳崖及饲虎两个情节安排在突出位置,使画面具浓厚的悲壮气氛。值得一提的是国王及王后赶到时,呈现在面前的并非尸骨残骸的惨状,而是形体完好,神情安详,似入梦乡的王子。从而冲淡了残酷的气氛,并强调出王子心灵上的满足。画师显示了独特新颖的构思,浪漫主义的情调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图人体以粉色渲染,具有光暗向背变化,线条流畅,富有弹性。所用色彩以深色为主,间以棕、青、绿、白等色,对比强烈,是莫高窟早期本生故事图中的一幅杰出之作。有人称之为古代中国画师画外国故事的典范作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