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胶西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董胶西集诗文集。西汉董仲舒(前179—前104)撰,一卷。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王、胶西王相。后托病辞官,于家修学著书而卒。文集久佚,明张溥辑本收赋一篇,颂一首,策、章、书、对等九篇,本传列后。 《士不遇赋》慨叹生不逢时,进退维谷,决心“返身于素业”、“正心而归一善”。感情激愤,沉郁顿挫。后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陶渊明作感士不遇赋,显然受其影响。《山川颂》把山水作为儒家道德象征加以赞美,朴素平实。《贤良策》三篇系回答武帝所拟考题,是互相关联的论文。《对策》主张立太学、设庠序、选贤任能、制礼作乐,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并有天人感应观点。前后衔接,征古论今,雄辩严谨。其余各篇多将天象与人事相比附,是谶纬之学的滥觞。有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