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哥马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蒙哥马利1887—1976Bernard Law Montgomery英国陆军元帅。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1942—1943年在北非重创隆美尔指挥的德意联军,一举成名。1944年擢升为元帅。著有《蒙哥马利回忆录》、《战争史》等。 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 Montgomery (1887—1976)英国军事家,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武装部队杰出领导人之一。出身于伦敦一个牧师家庭。20岁考入英国皇家军官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先任英国本土的第15军、12军军长及东南守备区司令,后调任驻北非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因击溃被称为“沙漠之狐”的德军名将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而闻名于世。参加诺曼底登陆,转战西北欧,直抵德境。战后任西欧联盟统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副司令等职。著作有《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走向胜利》、《诺曼底到波罗底海》、《阿拉曼到萨贡河》、《通向领导层的道路》等。蒙哥马利的军人伦理思想,体现在他的军事理论与军事指挥实践中。强调“人”是战争中一切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他讲的人包含士兵,但主要指军事统帅和各级指挥官。“人”的作用,主要指人的意志,情感、信念,领导能力,对部队的感召力和军人相互之间的信赖等思想、道德的作用。他认为,任何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只是许多个人和许多坦克、火炮、机关枪等等”的总和,还必须“来自士气,战斗精神,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相互信任,伙伴关系的素质以及其他无形的精神素质。”(《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第68页)。两军决战“实际是两种意志之间的斗争,如果成败未决时,你自己气馁了,你的对手多半就赢了。”(同上书,第71页)认为高级指挥员必须具备“统御风格”,即“一种能凝聚士兵于共同目的下的能力和意志,一种能激发鼓舞信心的性格。”(《中外名将录》上册,第336页)在道德教育上,他要求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官兵必胜的信念,旺盛的攻击精神,无忧无虑的乐观情绪,艰苦卓绝的作风和健壮的体魄。他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蕴藏着巨大的情感力量”(同上书,第68页),要带好兵必须懂得人的这种本性,使人的情感力量得以充分发挥出来。蒙哥马利曾获得英国各种高级勋章以及许多外国勋章,对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军人伦理思想方面也有一些创见。 蒙哥马利英国军事家。1887年11月17日生于英国伦敦,1908年在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毕业。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1939~1940)任第3步兵师师长,第5军、第12军军长和东南军区司令。曾指挥敦刻尔克撤退。1942年赴北非,任驻北非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率英军在10月23日取得阿莱曼战役重大胜利,扭转北非战局。此战后被册封为爵士,晋升为陆军上将。1943~1944年指挥英军参加意大利登陆战。1944年任盟军集团司令,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9月1日晋升为陆军元帅。1945年率军入德并接受德军投降,任驻德英方代表。1945年任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1948~1958年任西欧同盟防务会议总司令委员会主席、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盟军第一副总司令。1958年退休。1960、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1976年3月25日去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