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蒲公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蒲公英pugongyingTaraxacum mongolicum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株高10~25厘米。叶长圆倒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5厘米,宽1~4厘米,逆向羽状分裂,侧裂片4~5对,长圆状倒披针形或三角形,具齿,顶裂片较大,楔状。花茎数个与叶近等长,被蛛丝状毛。总苞淡绿色,外层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边缘膜质,被白色长柔毛,顶端有或无小角状突起,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长于外层苞片 1.5~2倍,顶端具小角突起。舌状花黄色,长1.5~1.7毫米,外层舌片的外侧中央具红紫色宽带。瘦果,褐色,长4毫米,全部有剌状突起,喙长6~8毫米,冠毛(花萼的变态)白色,长6~8毫米。花、果期3~6月。多分布于北半球。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生于道旁、荒地、庭园等处。全草入药,能清热解毒,利尿散结。 蒲公英herba taraxaci清热解毒药。出《唐本草》。见《抱犊集》。又名蒲公草、黄花地丁、蒲公丁、黄花三七、奶汁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之全草(图)。除去泥土及杂质, 洗净, 切段, 晒干。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苦、甘, 寒。入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利尿通淋。《中药大辞典》:“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本草衍义补遗》:“解食毒, 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主治: ❶疮痈、疔毒疖肿, 红肿热痛,坚硬根深, 与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配伍,如五味清毒饮(《医宗金鉴》。 蒲公英 蒲公英Pugongying菊科。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莲座状平展,倒披针形,逆向羽状分裂,顶裂片大,侧裂片4—5对。花葶数个,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上;总苞数层,淡绿色。全为舌状花,黄色,结实。瘦果褐色,具刺状突起,顶端具长6—8毫米的喙,冠毛白色。广布全国各地。生田野、路边。全草药用,能清热解毒。 蒲公英 蒲公英Mongolian dandelion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生于路边、田野和山坡上。广布于中国各地,也见于北温带的其他地区。全株含白色乳汁。叶丛生,多根出。花茎自基部抽出,顶端生一头状花序;总苞片草质,绿色;花序托平坦,全为舌状花,花冠鲜黄色。瘦果黄色,冠毛白色。花果期4~6月。根含多种三萜醇,花含叶黄呋喃素、维生素B2。全草入药,具消炎、清热、解毒等效用,主治乳痈、肿痛、疔毒等症。嫩株可作野菜或饲料。 蒲公英 蒲公英Dandelion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头状花序可生约180个瘦果。原产于欧洲,现遍布加拿大的潮湿、多草地带。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可供食用和药用。 《蒲公英》美术作品。水印套色木刻。纵55厘米,横34.8厘米。作者吴凡。1958年创作。图上绘一农村小女孩,蹲坐于地,打猪草的小竹篮与镰刀丢在一旁,小女孩右手举起一支蒲公英,在聚精会神地吹,细小的绒花随风飘浮,正轻轻地摇曳着飞向天际,表达出一种安详、宁静、和平、纯洁、幸福、和美的主题。民族情味浓厚,借鉴了国画、皮影、剪纸等的表现手法,构图简练、单纯、含蓄,给人以无穷的遐想。1959年获德国莱比锡国际版画比赛金质奖以及第七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二等奖等。 蒲公英别名公英。多年生草本。全株折断有白浆。根生叶丛生。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全疆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的功能。药用全草。主治乳腺炎、胆囊炎、目赤肿痛、角膜溃疡、疮疖痈肿等病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