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蕃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蕃学

❶西夏学校之一种。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学生皆蕃、汉官僚子弟,教材是用西夏文译写的《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学成后酌才授以官职。各州也设置蕃学。自创蕃学后,国中由蕃学进而做官的人各州多至数百。
❷宋时供少数族贵族和外国商人子弟入学的学校。神宗熙宁(1068—1077)间,仿种师衡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建蕃学之例,于熙(治今甘肃临洮)、河(治今甘肃临夏东北)、通远军(今甘肃陇西)等州军置蕃学,招收蕃部首领和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在陕西通行蕃字地区置蕃学。教学内容大致采用国子监规定的书本和佛经,由熟悉蕃族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学者任教,称为教授。蕃族士人参加贡院考试不中格,许依特奏名人例就试,优分录取。

蕃学

专门教授西夏文化的学校,为西夏景宗元昊于天授礼法延祚二年 (1039) 所建。蕃学最初仅设于西夏王宫中,学生从西夏皇族及重臣子弟中选出,主事者为西夏开国著名文臣野利仁荣。据《宋史》载,蕃学教授生员主要采用以西夏文翻译的中原儒学典籍,如《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后期可能还有《论语》、《孟子》。生员学成后要经过考试,如果对西夏文字和经书义理的理解确实令人满意,则酌量授以官职。其后各州亦有蕃学,国中经蕃学而致仕的人多至数百。至夏仁宗时,西夏王朝大兴汉文化,人庆二年 (1145) 建大汉太学,又仿中原设进士科,于是蕃学便逐渐让位于汉学了。

蕃学

学校名。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始建。以大臣野利仁荣主其事,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译为蕃语,用蕃书(西夏文)书写,教授学生。学生皆选自蕃、汉官僚子弟。学成后视其才能酌量授以官职。各州亦设置蕃学。自创蕃学后,由蕃学进而做官的人各州多至数百。北宋神宗熙宁间,于熙(治今甘肃临洮)、河(治今甘肃临夏东北)二州置,收蕃部首领、蕃官子弟入学。徽宗时,在陕西用蕃字地区亦置,挑选通蕃语、识文字之人为教授,教授经典或佛经。后又在广州、泉州置蕃学,是为外国商人子弟所设的专门学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