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薛延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薛延陀铁勒族之一支。公元6、7世纪时分布于漠北。唐贞观二年(628 ),西突厥内乱,薛延陀首领夷男联合回纥、拔野古等部,击败突厥颉利可汗,设牙帐于郁督军山,唐册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霤诸大部落皆隶属焉。唐恐其难制,多方削弱。贞观二十年(646),唐出兵大破薛延陀,其部众尽入于回纥部。 099 薛延陀中国北方古代民族,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组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役属于突厥。隋时迁阿尔泰山南麓,隶于西突厥。唐贞观2年(628)西突厥大乱,薛延陀首领夷男率7万部帐,重返漠北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旋颉利政乱,薛延陀联合铁勒诸部反抗,遂共推夷男为首领。唐太宗封其为真珠毗伽可汗。贞观4年(630)与回纥一起共助唐灭东突厥,立牙帐于郁督军山(今杭爱山),役属回纥。贞观20年(646)发生内乱,夷男子多弥可汗乘唐征高丽之机攻唐边境,失利,为唐和回纥联军击败身亡,其国遂灭。 薛延陀铁勒族的一大部落。原为薛部和延陀部,两部分立,不相统属。南北朝后期,逐渐合为一部,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野咥河(额尔齐斯河)流域。突厥勃兴,其部臣属于突厥汗国;突厥分裂,又臣属于西突厥汗国。隋朝末年,曾与契苾等部联合,乘东、西突厥混战之机,攻杀西突厥泥利可汗。泥利可汗之子泥撅处罗可汗继位,为报父仇,征服铁勒各部,坑杀其首领六百余人,铁勒各部群起反抗,共同推举契苾歌楞为易勿真莫何可汗,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咥可汗,建立了铁勒汗国。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强盛,东征铁勒各部,薛延陀不敌,首领夷男即于隋末东迁蒙古高原。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助唐击灭东突厥汗国,占领其地,自称可汗,建立薛延陀汗国。后与唐朝为敌,派兵侵优唐朝北方边境。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为唐朝击灭,部分薛延陀西迁,融合于西突厥中,留居蒙古高原的薛延陀人则逐渐融合于突厥和回纥。 薛延陀“九姓铁勒”中的一部。始游牧于金山西南。突厥兴起,臣属于突厥汗国。突厥汗国分裂后,又臣属于西突厥。铁勒汗国建立后,薛延陀分作东、西两部,各自臣属于东、西突厥汗国。唐贞观三年(629),唐朝封其首领为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后助唐攻灭东突厥。唐贞观二十年(646),被唐军击破。 薛延陀古族名和古国名。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原住漠北。隋时迁阿尔泰山南麓,以游牧为主,地产铁,隶西突厥。唐贞观三年(629),首领夷男率部东返漠北,转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旋颉利可汗势衰,诸族多叛,共推夷男为主, 唐太宗封之为真珠毗伽可汗。树牙于都斤山(杭爱山东支)。四年与回纥一起,共助唐灭东突厥, 其疆土“东室韦,西金山,南沙碛,北瀚海”, 胜兵二十万,且役属回纥。二十年发生内乱, 夷男之侄多弥可汗攻唐边境失利, 为唐和回纥的联军击败身亡。唐在其地设府、州,置回纥瀚海都督府,一隶关内道燕然都护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