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虎非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虎非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宧之一。“虎非耶”阿拉伯文意为低念派,因主张默念齐克尔 (赞颂词) 而得名。有毕家场、穆夫提、花寺、北庄、灵明堂、胡门、洪门等20多个支系,在道统上无直接联系,各自传教。最早出现于清初。源出于中亚纳合西班底教团。各支系有的为阿拉伯或中亚苏非传道师来华直接传教的;有的为我国穆斯林赴麦加朝觐和游学访师,接受苏非思想归国后传播的; 有的则是在研习苏非派经典后自行布道的。基本特点为教乘、道乘并重,既诚信伊斯兰教基本信条和经典,又力主在“现世繁华”中用“闹中静”的办法进行道乘修持。早晚默念齐克尔,夜间做副功拜。修道者分为三级:“穆尔西德” (得道者)、“海里凡” (办道者) 和“穆里德” (寻道者),以拱北为修道办教的场所。教徒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四川、吉林、河北、河南等地。

虎非耶

亦称“胡夫耶”、“虎夫耶”。回族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阿拉伯语音译为“低念”、“隐约”,故亦有“低念派”之称。约产生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因其支派众多,道统无直接关系,故始传入各支派说法不一。该派以主张教乘、道乘兼修为其特点,并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高级发展阶段,两者都是“近主”的阶梯。在遵循“天命五一功”基础上进行修道,并实行“静坐”,早晚默念“迪克尔”词加副拜功;因主张低念为贵,故有“低念派”之称。斋月结束时先开斋后礼拜,故又有“前开派”之称。教职人员分为“穆尔西德”(得道者)、“海里凡”(办道者)、“穆里德”(寻道者)三级。其教主拱北为办教修道场所。实行教主集权制,由教主委任海里凡主持教区教务。视朝拜教主拱北与朝觐麦加同等重要。有“花寺”、“穆夫提”、“毕家场”等21个支系门宦。其教徒主要分布在甘肃兰州、临夏、平凉、天水,青海循化、北隆及西宁,宁夏银川、同心、海原以及散居新疆、云南等地区。

虎非耶

亦作“胡夫耶”、“虎夫耶”,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低念”、“隐约”。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之一。因支派众多,道统无直接关系, 故始传人各支派说法不一。产生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以主张教乘、道乘兼修为其特点,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后者是前者的高级发展阶段,两者都是“近主”的阶梯。在遵循“天命五功”基础上进行修道, 实行“静坐”,早晚默念“迪克尔”词加副拜功,因主张低念为贵,故有低念派之称。斋月结束时先开斋后礼拜, 故又有“前开派”之称。教职人员分为:“穆尔西德”(得道者)、“海里凡”(办道者)、“穆里德”(寻道者)三级,拱北为办教修道场所。实行教主集权制, 委任海里凡主持教区教务。视朝拜教主拱北与朝觐麦加同等重要。有“花寺”、“穆夫提”、“毕家场”等二十一个支系。主要分布甘肃的临夏、兰州、平凉、天水,青海循化、化隆及西宁,宁夏银川、同心、海原,少数散居新疆、云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