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蚕的致死突变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蚕的致死突变型lethal mutant of mulberry silkworm桑蚕遗传突变型之一。在生物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产生致死作用的突变型,是由异常染色体或致死基因的突变造成的。蚕的致死突变型中,最初发现无半月纹蚕,是显性性状,伴有隐性致死作用,使同蛾区蚕卵,在胚胎期有1/4致死而不孵化(田中义麿,1925)。如以无半月纹交配正常型,则所生无半月纹和正常型的比例为1:1。无半月纹的相互交配,每代分离出无半月纹与正常型呈2:1,代代如此。正常型互交的次代,只生正常型,即可固定,而无半月纹蚕则永远不能固定。这种现象是因为无半月纹基因型为N1+杂合性个体,当无半月纹自相交配时,N1/+×无N1/+,所生1N1/N1:2N1/+:1+/+=1:2:1,但其中1N1/Nl为无半月纹纯合性个体,全部死于卵期,即死卵占全蛾区1/4,而存活的无半月纹与正常型的比例为2:1。这是伴有显性性状具有隐性致死作用的事例。桑蚕中较多见的是隐性性状伴有隐性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其中大多是部分致死基因。如油蚕致死基因只将纯合体致死一部分,例如:不伴性油蚕的半致死率如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