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蚜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蚜虫yachongAphididae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同翅目,蚜科昆虫的通称。体小,1~2毫米。可分为有翅、无翅和有性、无性等类型。口器为刺吸式,刺入植物幼嫩组织吸食汁液,一般均能分泌“蜜露”,常吸引蚂蚁尾随其后。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主要以孤雌胎生繁殖若蚜,若蚜多为无翅雌蚜。秋天,可产有翅雌蚜和雄蚜,它们遇条件适宜时,飞到越冬寄主植物上交配,产卵。1年可繁殖10~20代。俗称“腻虫”或“蜜虫”。为害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烟草等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4 000多种,我国约有600种,全国各地多有分布。如麦蚜、高粱蚜、棉蚜、菜蚜、桃蚜等。 图200 蚜虫 蚜虫Aphididae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同翅目,蚜科昆虫的通称。俗称“腻虫”或“蜜虫”。体小,长1~2毫米。成虫可分为有翅蚜虫、无翅蚜虫两种类型。口器为刺吸式,刺入植物叶片、嫩茎组织吸食汁液,一般均能分泌“蜜露”,常吸引蚂蚁尾随其后。繁殖力极强,条件适宜时,主要以孤雌胎生繁殖若蚜,若蚜多为无翅雌蚜,秋天,可产有翅雌蚜虫和雄蚜虫,它们迁飞到越冬寄主植物(花椒树、石榴树)上交配、产卵,1年可繁殖10~20代。危害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烟草、大多数花卉等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4000多种,我国约有600多种,我国各地多有分布。如麦蚜、高粱蚜、棉蚜、菜蚜、桃蚜等。 蚜虫aphid昆虫纲、同翅目、蚜总科和球蚜总科昆虫的统称。体小,柔软;触角3~6节;前翅大,有3、4斜脉,后翅窄小,静止时放置体背呈屋脊状,少数平放于体背上;跗节2节,有2爪;腹部侧后方有腹管1对或缺,末端具尾片。世代历期短,繁殖能力强。生活周期有不全周期型和全周期型两类,前者全年营孤雌生殖,不发生有性世代,以无翅成蚜或若蚜越冬;后者一年中有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的世代交替现象,以受精卵越冬。成虫有无翅和有翅等多型现象,在环境条件不适时,即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扩散。有趋黄色习性。大都在叶部刺吸汁液,但也有少数种类为害茎和根部。受害后出现斑点、缩叶、卷叶、虫瘿、肿瘤等被害状,并能传播百种以上植物病毒病及其他病害。全世界已知4 000多种,是为害农林经济植物常见的害虫。重要的农业害虫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高粱蚜、大豆蚜、桃蚜等。少数种类为益虫,如角棓蚜寄生在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五倍子),含有丰富的鞣酸(单宁),是制革、染料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