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螺Luo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种类的通称。体外具一螺旋形外壳或体裸露,营水底或陆地爬行生活。头部明显,上具触角和眼等感官,足扁平,内脏多不对称。螺多植食性,口腔内的齿舌可伸出口外刮食,呼吸器官为栉鳃或外套膜特化形成的“肺”。雌雄同体或异体,需交配。螺有80 000多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陆地,许多陆生种类抗干旱。螺与人类生活极为密切,有些种类可食用,有些具美丽的螺壳可供观赏,有些种类为人体和牲畜等经济动物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大部分陆生种类为害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有些海产螺类肉食性为害贝类养殖。
鲍,俗称鲍鱼,生活在海滨海浪不断冲击的岩礁上,壳厚,壳顶极低矮,靠发达的足吸附在岩石上,喜食藻类。鲍的足为海产八珍之一,壳可入药治疗眼疾,称为石决明。我国已人工养殖。
田螺,淡水中广泛分布,具角质厣,可关闭壳口。卵胎生。田螺可食用,壳粉可做家禽饲料的添加剂。
骨螺和玉螺均为海产种类,肉可食,其壳还可做工艺品,但它们为捕食性,喜食双壳类,取食时口中分泌酸性物质将壳溶一小洞,将齿舌伸入锉碎双壳类的肉并吸吮一空,为害双贝类养殖。
海兔,海洋底栖,体裸露,触角和鳃均可缩入体内,被称为裸鳃类。体色随食入海藻的颜色而变化。雌雄同体,常若干个体排列成串进行交配。海兔所产的卵带为海珍品,其干制品称为海粉,还具有清热、消炎的疗效。
蜗牛,陆生,“肺”呼吸,植食性为主,多为农作物、林木和花卉的害虫,大型种类肉可食,如法国蜗牛、褐云玛瑙螺和大瓶螺等,均已人工养殖。
蛞蝓,俗称鼻涕虫。体裸露而覆以粘液,陆地潮湿处生活,为害瓜果蔬菜的嫩叶,常爬入住宅取食,污染食物和餐具。

俗称“小咬”。双翅目,蠓科。体小,约1—4毫米,黑色或深褐色。翅宽短,常有翅斑;口器刺吸式,能叮咬人畜。其中仅三个属可吸血:库蠓属、蠛蠓属及细蠓属。生活史为全变态。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叮咬人后发生痛痒及丘疹、甚至产生溃疡。库蠓能传播人的常见丝虫、奥氏丝虫和链尾丝虫病。中国曾在台湾蠛蠓体中分离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国外亦曾从库蠓体中分离出东方马脑炎病毒和土拉伦斯病病菌等,但可否成为这些疾病的媒介尚待证实。


多数鱼类消化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大小不一,一般为二室,也有一室或三室的。有些鱼(如鲤科)有一鳔管和食道相通。鳔内有氧、二氧化碳和氮。有调节身体比重及在缺氧情况下辅助呼吸的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