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血吸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血吸虫xuexichongSchistosoma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吸虫,统称血吸虫。在我国常见于人体的吸虫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雌雄异体,均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各一个。雄虫短粗,乳白色,长5~18毫米,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1个小槽,称抱雌沟,用以夹抱雌虫。雌虫细长,后半部黑褐色,长7~27毫米。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门静脉和肠系膜的小血管内,引起血吸虫病。雌虫在宿主肠壁附近产卵,卵呈椭圆形,可穿透肠壁,随粪排出。卵在水中孵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钉螺(On-comelamia)体内,发育增殖成许多胞蚴,由胞蚴产生大量尾蚴后,从螺体游出密集水面,遇到下水的人、畜后,即通过皮肤侵入体内,传染血吸虫病。
血吸虫学名“裂体吸虫”。裂体科,裂体属。成虫寄生于多种哺乳类动物(包括人)和鸟类。在其生活史中只需一个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曼氏裂体吸虫和湄公裂体吸虫。哺乳类动物的裂体吸虫,如间插裂体吸虫和梅氏裂体吸虫偶可寄生人体。血吸虫寄生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称血吸虫病。本病分布很广,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广大农村。包括近80个国家和地区,6亿人口受威胁,病人数估计为2亿,是发展中国家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 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血吸虫的简称。无脊椎动物,扁形动物门,吸虫纲。为我国人体内常见的吸虫之一。雌雄异体,均有口吸盘和腹吸盘各1个,雄虫短粗,乳白色,长10~18毫米,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1个小槽,称“抱雌沟”,用以夹抱雌虫;雌虫细长,后半部黑褐色,长13~20毫米,常居于雄虫的抱雌沟内。寄生在人和多种哺乳动物门静脉和肠系膜的小血管内,引起血吸虫病。雌虫在宿主肠壁附近产卵(内有毛蚴),卵呈椭圆形,上有1个小钩,虫卵可穿透肠壁,随粪排出体外。卵在水中孵出毛蚴,可在水中自由活动,主动钻进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参见“钉螺”条),发育增殖成许多胞蚴,由胞蚴产生大量尾部分叉的尾蚴后,从螺体内游出,密集水面,遇到赤足下水的人,或取用此水洗衣、洗菜,即可通过皮肤侵入终宿主人体内,经脱掉尾部,发育为童虫、成虫而传染血吸虫病。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历史悠久,遍及长江沿岸及其以南的省、市、自治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死亡率极高,有的农村过去竟变成“无人村”。经过20余年的宣传与防治、灭螺,病人人数和钉螺分布面积均有显著下降。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血吸虫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肝脏肿大;慢性血吸虫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血便、血尿(约占病人90%以上);晚期血吸虫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食后上腹胀满、消瘦、面色萎黄、苍老,肝脾肿大、呕血、黄疸、肝昏迷。由于未能及时治疗发展而成,故多见于老年病人。应重视消灭钉螺、粪便管理和安全用水等。 血吸虫 1.口吸盘;2.腹吸盘;3.抱雌沟;4.雄虫;5.雌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