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袍长衣。《诗·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此指周代战袍。汉刘熙《释名·释藏服》: “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包也,包内衣也。妇人以绛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 《急就篇》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尔雅·释言》: “袍,襺也。 ” 《说文》: “祢, 袍衣也”, 二者为一种衣服,又《礼记·玉藻》:“缊为袍”。《说文》:“以缊曰袍”。缊为新绵及旧絮,则言袍中装有新绵及旧絮。颜师古注《汉书·蒯通传》,释缊为“乱麻”,故又有人以装乱麻者为袍。《北史·吐谷浑传》载,夸吕妻“披锦大袍”。《隋书·波斯传》:其王“衣锦袍,加璎珞于其上”。今新疆民丰县出土有东汉万事如意锦袍。此种袍不是一般百姓穿的。袍也有质料、款式、颜色等差异。 169 袍亦叫“长袍”,古代男子服装。多以丝、麻为料,后来亦有布料。袍长与人身相等,宽袖,袒领呈鸡心式,亦有圆领者。 袍páo❶有夹层中间纳绵絮的长外衣。长度通常在膝盖以下。战国以后较为常见,男女均可穿着。最初多被用作内衣,着时在外另加罩衣。到了汉代单长衣和有夹层的长衣均称为袍,可单独穿着,无需另加罩衣。上至王公贵臣,下至平民百姓均有穿着,演化为朝服、礼服,材质各异。其后沿用至今。自唐初起,黄袍便成为皇帝专用服饰。其他官吏亦以袍上的颜色区别等级。如宋代规定:三品以上袍色用紫,五品以上用朱,七品以上用绿,九品以上用青。明代官吏公服采用袍制,所用颜色亦有规定:一至四品袍色用绯,五至七品用青,八至九品用绿。《说解字文·衣部》:“袍,襺也。”清段玉裁注:“袍襺有别。析言之。浑言不别也。”汉刘熙《释名·释衣服》:“袍,丈夫著,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綘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诗经·秦风·与子同袍》:“与子同袍。”汉毛亨传:“袍,襺也。”唐孔颖达疏:“杂用旧絮名为袍。”《论语·子罕》:“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礼记·玉藻》:“纩为襺,缊为袍。”汉郑玄注:“衣有着之异名也。”元陈澔集说:“纩,新绵也;缊,旧絮也。衣之有著者,用新绵则谓之茧,用旧絮则谓之袍。”汉史游《急就篇》:“袍襦表里曲领裙。”唐颜师古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百襦,自膝以上。”《太平御览》卷六九三:“上元夫人降武帝,服赤霜之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不可得名。”《后汉书·舆服志下》:“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礼记》:‘孔子衣逢掖之衣。’缝掖其袖,合而缝大之,近今袍者也。今下至贱更小史,皆通制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为朝服云。”又:“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采十二色,重缘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六百石以上重练,采九色,禁丹紫绀。三百石以上五色采,青绛黄红绿。二百石以上四采,青黄红绿。贾人,缃缥而已。”《旧唐书·舆服志》:“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著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明史·舆服志三》:“文武官公服……盘领右衽袍,用纻丝或纱罗绢,袖宽三尺。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袍一种形制上下不分衣裳的服饰。上古特指装填旧丝棉的长衣,为御寒之物。《礼记·玉藻》:“纩为茧,緼为袍”,据孙希旦集解,緼为丝棉当中 “恶而旧者”,“衣以緼著之者谓之袍”。緼袍一般为贫者所穿。袍的形制,各个时期都有肥瘦、长短、宽窄的变化,又有因纹饰不同而称呼各异,如黄袍、铭袍、紫袍、襕袍、蟒袍、龙袍、行袍、旗袍等。秦汉以后,精制的长衣也称袍,故袍又可作朝服,但颜色有严格的界定,如秦代定三品官穿绿袍,百姓穿白袍,汉则定袍服色红为上服,青绿较次,吏卒衣黑,平民衣白,罪犯衣赭。唐以降、黄袍为皇帝专用,臣民不得僭服。 南宋褐黄色罗镶印金彩绘花边广袖女袍 袍一种长衣。我国最古老的服装款式之一。至今仍广泛流行于蒙、藏、达斡尔、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裕固、土、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羌等许多民族之中。其基本特点是宽松肥大,穿脱方便,骑乘自如而又具有良好的遮风防寒性能,穿时为衣,休息时还可以当被盖,系上腰带后既可保持腰肋的垂直稳定,胸前还可以装些随身所用的东西。各民族袍服的大体形式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形制,如面料、长短、肥瘦、衣领、大襟、开衩、袖子、腰带、装饰等还有一定的差别和特点。 袍即一种有里有面的夹服,也叫複袍,属于长袍服。其源于先秦的深衣,是秦汉时士民普遍穿用的便服。一般多用白缚(即素纱)为里,以使之张显。在袍的里与面之间,每每填装绵絮,即成所谓的丝绵袍,据之梦秦简记载,缝制一件丝绵袍,一般需要衣料50尺(约合13.83米),用帛作里,装绵絮5斤(约合1.29千克),再用缪缯5尺(约合1.38米)做镶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