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袒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袒免tǎnmiǎn也作“袒絻”。袒,袒露左臂;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向后绕于髻。丧礼:凡五服以外的远亲,无丧服之制,唯脱上衣,露左臂,脱冠扎发,用宽一寸布从颈下前部交于额上,又向后绕于髻,以示哀思。后代指五服之外的亲属关系。《左传·哀公十四年》:“孟懿子卒,成人奔丧,弗内;袒免哭于衢。”《礼记·大传》:“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唐孔颖达疏:“谓共承高祖之父者也,服袒免而无正服,减杀同姓也。”《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景公)乃使男子袒免,女子发笄者以百数,为开凶门,以迎盆成适。”《旧唐书·孝友传·崔沔》:“堂姨、堂舅、舅母服请加至袒免。”《唐律疏议·户婚》:“高祖亲兄弟、曾祖堂兄弟、祖再从兄弟、父三从兄弟、身四从兄弟、三从侄、再从侄孙并缌麻绝服之外,即是袒免。”《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怎的叫作‘袒免’,就如如今男去冠缨,女去首饰,再系条孝带儿,戴个孝髻儿一般。” 袒免古代丧礼中最轻的一种丧服。袒,即敞开上衣,露出身体的一部分。特指丧礼中解开上衣露出左臂,以示哀悼。免,也作絻,古代丧服之一,指服丧时的一种发式,即去冠,用一寸宽的粗麻布,从颈后向前交于额上,然后向后绕于髻。周制,凡五服外的远亲,无丧服,惟袒衣免冠示哀。《礼记·大传》:“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孔颖达疏:“谓共承高祖之父者也,言服袒免而无正服,减杀同姓也。”五世指高祖的兄弟,属另一支族的高祖,其后裔与自己不在同一宗子属内,故遇到这种关系的人之丧,只须袒免以示哀悼。 袒免tan wen古指五服外远亲。无丧服之制,唯袒衣免冠,以示哀思。露左臂曰袒,去冠括发曰免。《礼记·大传》:“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孔颖达疏:“谓共承高祖之父者也,言服袒免而无正服,减杀同姓也。”《唐律疏议·户婚》:“高祖亲兄弟、曾祖堂兄弟、祖再从兄弟,父三从兄弟,身四从兄弟,三从侄,再从侄孙,并缌麻绝服之外,即是袒免。”又:“诸尝为袒免亲之妻,而嫁聚者,各杖一百……并离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